近期,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又迎好消息。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下發《關于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的通知》,在降低銀行賬戶服務收費、降低人民幣轉賬匯款手續費、降低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與此同時,支付清算協會聯合銀行業協會發出倡議書,呼吁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等支付行業主體適當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
一系列降費措施顯示出金融向實體經濟讓利的決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當降低小微企業支付手續費。6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提出了6方面的減費措施,包括鼓勵免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支付賬戶提現手續費,將網絡支付商戶手續費降低10%,降低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推動減免小微企業跨行轉賬匯款手續費,推動降低ATM跨行取現手續費等。這些措施正在一一落地。
對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且正處于恢復期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來說,這些降費措施可謂“及時雨”。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事關上億人就業穩固,事關百姓民生福祉。截至今年4月末,我國小微企業總數超過4400萬戶,個體工商戶超過9500萬戶。數量眾多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有著較大的支付結算需求,與大企業相比,他們對支付結算費用的變化更為敏感。
正是看到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實際需求,此次降費措施直擊“痛點”,聚焦的都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降費呼聲高、使用頻繁的基礎支付服務。初步測算,此次推出的全部降費措施實施后,預計每年可以為市場主體、社會公眾減少手續費支出約240億元,其中惠及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超過160億元。
更可喜的是,在一系列降費措施和倡議書發布后,六大銀行已經發布公告,表示將助力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個人客戶等市場主體降低支付成本。支付機構的代表如銀聯、支付寶、財付通、拉卡拉等,也均表示響應降費措施,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給予費用優惠和減免。銀行和支付機構積極響應,將有效確保各項降費政策如期實施并落實到位,有利于切實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經營成本,夯實我國經濟發展的微觀基礎。
在政策出臺后,有人擔心,如何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兼顧好減費讓利和行業可持續發展?需要看到的是,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從眼前看,降費措施可能會對金融機構的盈利帶來一定壓力。但從長遠看,降費措施既能幫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解困難、穩定發展,又能為金融業發展創造新機會。既有利于降低資金流通成本,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又能帶動就業與消費持續向好,共同促進宏觀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金融部門和實體經濟均將從中受益,有利于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對助力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