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四五”末,江蘇建成5G基站數超過25.5萬,5G用戶普及率達到70%,5G用戶數超過6000萬……近日,江蘇省通信管理局會同省工信廳組織編制的《江蘇省“十四五”信息通信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規劃》包括四大部分、20條發展重點,從建設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推動數字化應用服務、推進區域城鄉信息通信一體化發展、強化網絡安全保障、構建新型行業管理體系五個著力點描繪了江蘇省信息通信行業的發展藍圖。
五大類21個量化指標
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新基建、5G等工作部署要求的基礎上,緊扣信息通信業新技術新業務發展趨勢,圍繞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各項目標任務,《規劃》進一步擴大和深化了主要目標和任務的內涵范疇。其中,基礎設施從傳統電信網絡設施,拓展為融感知、傳輸、存儲、計算、處理為一體的,包括“雙千兆”網絡等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等新型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等融合基礎設施在內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體系。網絡和信息服務從面向政企和公眾用戶開展的各類傳統信息通信服務向工業云服務、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能交通、城市治理等數字化生產和數字化治理服務新業態擴展。
《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省信息通信業整體規模進一步壯大,發展質量顯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聯、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獨具特色的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能力全面提升,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現代化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撐,并具體提出了“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算力和新型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服務能力走在全國前列;融合基礎設施水平走在全國前列;數字化應用水平和創新能力走在全國前列;網絡與數據安全保障能力走在全國前列;行業管理和用戶服務能力走在全國前列”的六個具體目標。
為切實完成六個“走在全國前列”發展目標,《規劃》細化提出了五大類21個量化指標。其中“基礎設施”和“應用普及”類指標分別為13個和8個,突出了《規劃》對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的側重。
20條發展重點 15項重點工程
未來五年,信息通信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和任務是什么?
《規劃》瞄準發展目標、聚焦問題短板,分別從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應用賦能、區域城鄉信息通信一體化發展、網絡安全保障以及行業管理體系五個方面,提出了20項“十四五”期間江蘇信息通信行業發展和管理的重點方向。
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規劃》提出加快構建并形成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新一代通信網絡為基礎、以數據和算力設施為核心、以融合基礎設施為突破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體系。
推動數字應用賦能千行百業方面,聚焦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發展需求,加大5G、工業互聯網、移動物聯網和大數據的應用創新,實現深度融合發展。
區域城鄉信息通信一體化發展方面,深入實施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省內一體化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與國家、省內重大戰略相呼應,提出了跨地域統籌協調的具體內容,強調基礎設施跨區域互聯互通以及基礎設施能力和應用水平的全方位提升。
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方面,圍繞國家網絡安全工作“四個堅持”基本原則和防范化解重大網絡安全風險的工作主線,提出提升網絡設施安全保障能力、加強網絡安全技術手段建設、促進網絡安全產業創新發展、提升網絡完全應急處置水平四項重點任務,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入手,支撐江蘇省網絡安全新格局的形成。
行業管理體系構建方面,《規劃》提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新型行業管理體系的五項重點任務,包括加快完善協同監管機制、全面增強行業監管能力、著力提升行業服務水平、不斷強化監管技術手段建設和積極服務支撐社會治理,標志著未來江蘇信息通信行業監管將邁上新臺階,步入新階段。
為切實落實好《規劃》主要目標和任務,《規劃》明確提出了15項重點工程,包括5G網絡覆蓋、千兆光纖網絡部署、優化新型數據中心布局、工業互聯網內外網改造和標識解析體系建設、5G安全保障平臺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監管平臺建設、物聯網安全監管平臺建設等。(江南時報全媒體記者 錢海盈)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