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發展前景廣闊、科研成果轉化能力突出的項目,給予最高可達1億元的產業基金支持;對認定的創新創業人才,給予最高100萬元的人才津貼……
11月3日,廣東韶關市委人才工作會議召開,發布韶關有史以來“含金量最高”、創新突破最大、綜合力度最優的人才政策——《韶關新時代“百團千才萬匠”人才工程實施意見》。相比之前的人才政策,這次的“加量升級”,透露出韶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堅定信念。
規模紅利史無前例
一覽“韶關人才工程”,可發現三個顯著特點:規格高,韶關市委人才工作會議是韶關歷史上第一次以市委名義召開的高規格人才工作會議;規模大,全市將從國內外引進和本土培育不少于100個南嶺團隊,不少于5000名丹霞英才,不少于1萬名韶州工匠;紅利好,五年實施期內將投入資金50億元,預計每年10億元左右。
此次人才政策對原有碎片化的人才政策進行全面優化、系統集成,形成章節分明、相互銜接、務實管用的“1+3+11”政策體系,達成全市人才政策“一張網”。
“韶關人才工程”正是由該政策體系組成,“1”是指《韶關新時代“百團千才萬匠”人才工程實施意見》,“3”是指“南嶺團隊計劃”“丹霞英才計劃”“韶州工匠計劃”三大人才計劃,“11”是指11個配套政策文件。
“真金白銀”構建廣覆蓋人才格局
韶關人才工程由南嶺團隊計劃、丹霞英才計劃、韶州工匠計劃組成。南嶺團隊計劃面向戰略性產業和能快速搶占產業制高點的創新創業團隊,丹霞英才計劃面向創新創業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青年人才,韶州工匠計劃面向產業轉型升級的專業技能人才。
《“南嶺團隊計劃”實施方案》明確全市從國內外引進和本土培育不少于100個南嶺團隊。對于發展前景廣闊、科研成果轉化能力突出的項目,在產業化過程中可通過產業基金予以支持,最高可達1億元。
《“丹霞英才計劃”實施方案》明確圍繞重點領域和新興產業以及公共服務領域,從國內外引進和本土培育不少于5000名丹霞英才。對認定的創新創業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青年人才分別分檔可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的人才津貼。
《“韶州工匠計劃”實施方案》明確圍繞韶關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需求,從國內外引進和本土培育100名風采工匠、1000名風采技師、10000名風采能手。
營造留得住人的人才環境
為建立健全保障機制,該工程明確了組織實施機制、資金投入機制、人才評價機制、聯系人才制度、人才公共服務、人才激勵機制、項目退出機制等9項內容。
資金方面來看,“韶關人才工程”五年實施期內將投入資金50億元,預計每年10億元左右。稅收方面,對標大灣區人才稅收獎勵政策,對南嶺團隊成員及創新創業人才在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超過其按應納稅所得額15%計算的稅額部分,由市財政給予人才獎勵,力度居全國前列。(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 通訊員 葉志強 丘秀麗 楊長虹)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