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禁止進口環境危害大 我國將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今年是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收官之年。2日,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例行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到今年底,我國將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禁止進口環境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固體廢物,將有效防范環境污染風險,切實保護群眾身體健康。劉友賓說,生態環境部會同部際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制定了2020年工作計劃,大幅削減固體廢物進口量,保持打擊洋垃圾走私高壓態勢。新修訂通過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也大幅提高了固體廢物違法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等行為的罰款額度。

            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30日,我國固體廢物進口總量為249萬噸,同比減少47.3%。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和地區,抓好禁止洋垃圾進口這一生態文明建設標志性舉措,確保到今年底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劉友賓說。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是指持久存在于環境中,對人類健康及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的有機化學物質。我國現行有關POPs監測標準主要有四大類,分別為有機氯農藥類、多氯聯苯類、溴代阻燃劑類及二噁英類等,共計25項標準,涉及18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在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生態環境部參與南極科學考察和北極站基考察,對多介質環境中POPs進行調查評估;結合海水水質、入海河流斷面、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等項目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介質中汞含量監測等工作。“環境部將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測納入全國環境監測體系,并持續推廣應用相關科研成果,不斷提升監測能力和水平。”(記者李禾)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固體廢物零進口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