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于2020年底前完成,目前行政類改革方案基本已定,在短期內即將完成,生產經營類也陸續正在進行,主要進行的就是生產經營類徹底改企,自收自支編制、自定自籌類編制撤銷不再使用。
同時,公益二類剝離改企,公益服務職能和行政輔助、支持保障職能,配合公益一類綜合改革,職能相近的單位不斷進行精簡整合,實行政事分開、事企分開,通過綜合改革達到精簡機構、精簡人員編制,優化服務、提質增效的目的。
中、小學教育屬于義務教育,沒有任何收入,屬財政全供單位,一定會劃歸公益一類,當事業單位的總量縮小以后,等于國家丟掉了很大的包袱,讓事業單位更純粹,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開支,同時也意味著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得到提升的可能性很大。
1、工資上漲
事業單位改革,大眾關心的話題莫過于"工資"了。針對這一點,國家將落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正常調整機制,定期調整基本工資標準,逐步提高基本工資占工資收入的比重。同時,國家將推進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對于教師群體,提出"教師工資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
2、職稱改革
說到職稱,大家想到的就是教師群體了。要破除"四唯"的傾向。
一是淡化學歷要求,對學歷僅做一般性的要求,為不具備學歷的特殊人才建立特殊通道。
二是淡化論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改變片面地將論文、著作數量與職稱評審直接掛鉤的做法,將教案、教研報告、參與學校專業建設、參與實訓基地建設、指導學生實習成果等作為評價的內容。
三是淡化資歷要求,對優秀教師和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可以不受層級的限制,直接申報高級職稱。
最后是淡化獎項要求,不對獎項做硬性要求,不把榮譽性稱號作為限定性條件。使廣大教師充分享受改革的紅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