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教育培訓機構資本化之路受阻:一級市場融資遇冷 二級市場股價暴跌

            教培行業的多事之秋已至。

            監管風波下,教培行業遭受重創,相關的投資機構也無奈折戟。

            時間回溯到半年前,教育行業激戰正酣,過高的估值,也吸引著投資機構紛紛押注,甚至在 IPO 前瘋狂布局,爭搶投資機會。

            然而,隨著一紙“雙減”文件的橫空出世,在線教育市場迎來難以抵抗的雪崩,明確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

            文件還指出,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且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

            達摩克里斯之劍重重落下。當下,教育培訓機構的資本化之路受阻,一級市場融資遇冷,二級市場股價暴跌,行業正面臨重塑。

            而最高點“接盤”的投資機構,或許已經無力退出。損失慘重的教育行業的投資者們叫苦不迭,挖掘獨角獸,伺機 IPO 的美夢也就此破滅。

            這些機構,在最高點接盤

            據 IT 桔子的數據顯示,去年創投資本向在線教育行業累計投資了 1034 億元。

            其中,國內 K12 賽道的總融資額超過了 460 億元,僅猿輔導和作業幫兩家公司加起來的融資額,就高達 380 億元。

            在政策的影響下,這兩家準獨角獸上市受阻,背后的資本方也退出無望。

            創立于 2012 年猿輔導,截至目前共經歷了 11 輪融資,總融資額超過 40 億美元,其中,僅僅在 2020 年,猿輔導的融資總額達到了 35 億美元。

            去年 12 月 24 日,云鋒基金 3 億美元投資猿輔導,是當年中國互聯網領域單筆最大融資額度,猿輔導也成為全球教育科技行業估值最高的獨角獸。

            云鋒基金入場站隊的時機,正是猿輔導的估值最高點,在當時最貴的一輪出手,然而世事難料,云鋒基金還沒能等到猿輔導上市,在線教育行業就已經成為了“燙手山芋”。

            2020 年 12 月 28 日,作業幫宣布完成 E + 輪超 16 億美元融資,估值超 100 億美元,此輪融資的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Tiger Global、軟銀愿景基金一期、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方源資本等。

            作業幫成立于 2015 年,已從軟銀愿景基金、高盛集團和紅杉資本中國等投資者那里融資至少 34 億美元。此前,有消息稱作業幫正在與顧問就潛在的上市事宜進行合作,計劃今年上市。

            今年 5 月,作業幫傳出暫停了 IPO 的消息。對此作業幫做出回應:沒有明確的上市計劃。

            早期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后續的套現退出,但對于后期入局的投資者來講,退出難度不言而喻,在去年年底投資作業幫的機構,諸如阿里巴巴、老虎環球基金、軟銀愿景、紅杉資本等,只能落得“接盤”的結局。

            前幾天的“雙減”文件中明確指出,線上培訓機構不得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不良學習方法。在作業幫,學生們可以上傳自己的作業問題并搜索答案。這對于本就處在輿論漩渦之中的作業幫而言,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英語在線教育品牌 VIPKID,曾是創投圈的“頂流”,也教育圈里為數不多殺出重圍的獨角獸。其投資方占據了投資圈的半壁江山,包括紅杉資本、經緯中國、云鋒基金、真格基金等多家明星機構加持,被譽為是經典的投資案例。

            但今年以來,VIPKID 艱難度日,虧損嚴重、裁員消息頻發。

            VIPKID 多次傳出上市消息,上市傳聞的背后,是來自包括騰訊集團、紅杉資本中國、云鋒基金、創新工場等頭部投資機構的退出壓力。

            VIPKID 最近的一輪融資是在 2019 年底,騰訊領投的 E 輪融資,交易金額為 1.5 億美元。如今 VIPKID 上市無望,騰訊的投資也打了水漂。

            “雙減”文件里提到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這給行業造成了巨大打擊,新的資本難以進入,K12 在線教育的玩家,終局難以落定。

            諸如猿輔導、作業幫、VIPKID 等頭部玩家,經歷了估值和規模上的突飛猛進之后,放緩了跑馬圈地的步伐。

            押注其 IPO 的投資機構,在這一輪高位“接盤”之后,也只得無奈折戟。

            當然也有成功登陸 IPO 的企業,去年 12 月 4 日,一起教育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 2020 年第一家在美上市的中國 K12 教育科技公司,發行價 10.5 美元,市值近 20 億美元,但半年之后,如今一起教育的市值僅僅為 2 億多美元,蒸發近了 90%。

            這份成績單,顯然不是資本愿意看到的。

            一級市場融資熱潮退去

            VC 們嗅覺靈敏,教育行業今年在一級市場的表現,與往年的融資熱潮相距甚遠。

            《2021 年(上)中國在線教育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在線教育行業人融資總金額 99.9 億元,同比去年同期 150.8 億元,下降了 33.75%。

            從投融資事件領域分布情況來看,在 2020 年全年,K12 領域的在線教育融資金額最大,高達 434.8 億元,K12 是 2020 年在線教育發展的一大風口。

            但在今年,一級市場大額融資面臨“退潮”,針對 K12 領域的融資寥寥無幾,行業風光不再。

            《報告》中顯示,2021 年上半年,熱門的投資行業已經由 K12 領域轉變為在線職業教育,融資額為 43.4 億元。獲得融資的平臺有粉筆教育、云學堂、犀鳥教育、導氮教育、會計學堂、思創網絡、課觀教育、思博網絡等等。

            獵云網梳理到,例如騰訊、高瓴資本、IDG 資本、軟銀愿景基金、紅杉資本中國等機構,在近兩年對 K12 頭部教育公司的投資較為頻繁,大肆下注且金額不低。

            《2020 投資趨勢洞察白皮書》顯示,騰訊對于教育領域的投資從 2014 年開始到 2020 年底共參與了 47 起,占總投資事件的 4.45%。2020 年,騰訊在教育行業出手頗多,其次是高瓴資本、IDG 資本、軟銀愿景基金等機構。

            這些投資機構多數在企業融資的后期進入,入局越晚,意味著“高位接盤”的可能性越大,虧損的金額較大。

            近兩年瘋狂入局的資本,或將血本無歸。

            俞敏洪曾經發出感慨:“在線教育之所以興旺,靠資本輸血。每收入 1 分錢,要花掉 2 塊錢,行業融了這么多錢,收入只有幾百億元。”

            “在線教育是錢可以燒出用戶,燒出護城河,變成一個持久的、萬億級的生意嗎?”在一部紀錄片中,猿輔導創始人李勇回應道:“我想不到什么原因是它不能的。”

            然而事實告訴我們,資本沒有燒出獨角獸,反而收獲了一地雞毛。

            二級市場資本持續減持

            對于投資者來說,及時止損成為當下迫不得己的選擇。

            與一級市場不同,二級市場的進退則更為方便一些,相關的投資者也更加敏銳,已經上市的教育公司在二級市場被不斷調整持倉。

            “教育是永遠不需要退出的投資,做教育是最讓人有幸福感的投資。”高瓴資本創始人兼 CEO 張磊曾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說道。正是因為對教育行業的看好,高瓴曾重倉好未來和新東方。

            隨著行業的持續虧損,一直看好在線教育發展的投資機構也逐漸失去耐心,通過減倉來降低損失。

            高瓴資本也不意外。在過去的一年中,高瓴資本對于 k12 持續減持,今年的第一季度,高瓴資本動作頻繁,幾乎清倉了教育行業的股票。

            好未來曾經是高瓴資本在美股的第一大持倉股。數據顯示,高瓴資本在今年大手筆減持教育股,在 2021 年第二季度,高瓴資本繼續對好未來進行減持,在上季度減持 276.23 萬股后,本季度高瓴資本再度減持 395.97 萬股,兩次減倉比例超過 53%。

            在政策落地之前,高瓴資本及時脫身,將好未來外部重要股東的位置讓給了摩根士丹利、Baillie Gifford & Co 以及瑞銀集團。

            去年 12 月,一起教育成功登陸美股,也成為國內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大型教育企業。2020 年第四季度,高瓴資本在一起教育上市后建倉買入 463.34 萬股,

            不過,一起教育隨后就成為了高瓴的棄子,高瓴資本在 2021 年第一季度將一起教育的股票全數拋出。

            除了高瓴資本之外,另一家投資機構景林資產也在該季度大幅減持好未來,一季度減持好未來 85.68 萬股,占持倉數的 77.61%。

            瑞銀集團在今年第一季度減持高途集團和好未來,其中對于高途的減持為七個季度以來首次減持。科爾曼(Chase Coleman III)旗下的老虎環球基金,2020 年第三季度,老虎環球基金建倉高途并買入 302.08 萬股,在 2021 年第一季度,則全數清倉。

            對于目前已經在美股上市的教育龍頭,有業內人士表示:退市是大概率事件。曾經,資本的加注下,在線教育炙手可熱,徹底淪為了一個“燒錢”的游戲,教育逐漸脫離了“初心”,成為資本的逐利工具,被裹上了商業的外衣。

            商業市場瞬息萬變,在線教育從資本加注下的燒錢營銷獲客,逐漸轉為常態化的市場競爭,以 K12 教培為主要業務的機構,未來或許面臨轉型,在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尋找新的機會,但轉型過程必然長路漫漫。

            教育不是一門生意,資本也無法蒙蔽教育的初心。教育行業顛覆的當下,最重要的是要回歸教育的本質。(作者:韓文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教育培訓機構 資本化 市場融資 市場股價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