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白露秋風夜 醫學專家: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

            時節進入白露,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標志著仲秋季節的開始。天氣漸涼,清晨時分地面和葉子上會有露珠凝結。常言道: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從白露開始,天氣一天比一天涼了。那么這個時節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南京市秦淮區朝天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專家孫慶生介紹,除了當心冷暖變化,還應該護腳、護腸胃。

            俗話說寒從足下起。腳部是身體的末梢,容易出現血液循環不暢而皮膚冰涼,特別是年輕的女性。因此白露過后,不宜再穿涼鞋,乖乖穿好襪子,護住足部,以免寒氣入侵。此外還可以養成睡前泡腳的好習慣,以加快血液循環,調養身體。請注意泡腳的水溫不可太燙,40攝氏度左右比較適合。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皮膚溫覺減退,非常容易發生燙傷而不自知。泡腳的深度以沒過小腿肚為佳,可在旁邊備一壺熱水,感覺水溫降低時適當加入熱水保持水溫。時間上則以20-30分鐘,身體微微出汗為好。泡腳的時間不可過長,汗出太過,身體將陷入疲勞狀態,可謂“過猶不及”。平時畏寒、容易手腳冰涼的人還可以在水中放上一些艾葉、生姜,加強溫經散寒的功效。

            白露時節,天氣還沒有完全轉冷,很多人貪涼,進食爽口的西瓜。其實西瓜還有一個名字叫“寒瓜”。因其性寒、清涼解暑,是夏天人們非常喜愛的水果。但到了白露后,吃西瓜卻易傷及脾胃,引起腹瀉、乏力、身體困重等。這是因為脾陽損傷,脾失運化,化生濕邪所致。類似易損傷脾胃的食物還有冰水、冷飲等。

            這時候的水果宜食用梨等以潤燥生津。而食補首選粥,防秋涼、秋燥而且養胃,比如百合粥、紅棗粥、各類雜糧粥、銀耳羹等。

            俗語云:“白露勿露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到了白露,要注意保暖,不要像夏天那樣穿得太少,以免著涼。白露節氣晚上睡覺的時候不要再多露身了,以免夜里的寒涼之氣侵入機體,損傷人體的陽氣,誘發疾病。

            白露節氣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斂太多。此外,對于睡眠時臥的方向,古人提出“秋冬向西”的觀點,僅作參考,感興趣的讀者朋友不妨試試。如唐代的《千金要方·道林養性》里說:“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清朝老年養生專著《老老恒言》引《記玉藻》里記載:“凡臥,春夏首向東,秋冬首宜向西”。原因是春夏屬陽,頭宜朝東臥;秋冬屬陰,頭宜朝西臥,以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中醫養生原則。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戚在兵)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白露 早睡早起 護腳 護腸胃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