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站在空中塔臺指揮明室,眺望機場主體工程施工現場全貌,中建三局項目總工程師舒紅斌感嘆:我省“頭號工程”鄂州花湖機場一天一個樣。
隨著近百米高的空管塔臺以臘梅花造型“綻放”機場、“土”字形機場轉運中心全面封頂、航站樓紅色“鄂州”二字格外醒目……各種建筑不斷成形變“靚”。
2021年是鄂州花湖機場建設決勝之年,眼下全體建設者正以“拼、搶、實”的狀態和作風,咬定年內校飛目標,沖刺全年精彩。
掃碼、實名注冊……12月2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南門進入鄂州花湖機場,偌大的機場望不到頭,沿途滿是運輸渣土、鋼材的工程車。最先看到的建筑是機場航站樓,外立面已露出“俏模樣”,上面已掛上紅色的“鄂州”二字。航站樓東側的社會停車場上,車行道、人行道、停車位已經建成,白色標識標線嶄新醒目。
約1.5萬平方米的航站樓是二層樓框架結構,高度約為20米,建筑外立面為玻璃幕墻。走進樓里,只見工人們正在鋪設瓷磚、安裝電梯、空調等設施,航站樓內部分離成安檢區、候機區、辦公區等隔間。
毗鄰而立的貨運站,已進入內部裝修階段。貨運站塊頭比航站樓大很多,約2.4萬平方米,結構略微簡單,場地顯得空曠,進出口為斜坡,方便裝卸車進出。
為讓貨運大飛機盡早從這里啟航,30多個“國家隊”跑步進場,讓這塊郊野之地崛起一座貨運空港——
89米高的空管塔臺位于機場中軸線上,呈六個花瓣形對稱,這是未來機場飛機起降的“指揮部”。塔臺造型靈感來源于鄂州市市花——臘梅,象征著鄂州空港未來綻放于荊楚大地,傲立于世界貨運樞紐之列。
走進主體完工的塔臺,但見工人們在安裝門窗,進行收尾裝修。乘坐電梯,記者用時約1分鐘抵達頂層,再走一層樓的步梯,到達最高層的指揮明室。這是一個約200多平方米、四周都是玻璃的圓弧形房間,類似旋轉餐廳的構造,里面已隔出一個個辦公區,工作臺上擺放了電腦、儀器。未來,空管人員將在這里指揮飛機起降。
環顧四周,是18塊3米多高的透明玻璃幕墻,巨大的鄂州機場盡收眼底。透過玻璃遠眺,機場附近幾座小山逐漸被“削”低,東邊一個白色圓球是雷達站,旁邊的停機坪施工場地,冬日暖陽下人影點點,工程車披著金光來回穿梭。
跑道是機場的核心。記者的眼前,東、西兩條跑道貫通成形,工人們正在加緊收尾鋪裝。兩條跑道均為長3600米、寬45米,按照4E標準建設,可以起降波音747等寬體客貨機。
機場配套設施捷報頻傳。11月28日,鄂州花湖機場南、北供氣工程26公里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與機場配套的花馬湖北側產業園,中交二航局參建的“體育、文化、會展”三中心體育西路等9條路已大體建成,月底通車。
作為湖北構建客貨“雙樞紐”,打造新綜合交通體系的核心項目,這座亞洲最大的貨運空港,即將迎來騰飛的歷史時刻!(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聶藝 王凌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