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首個碳監測核查支持系統建成 有助于碳排放量配額合理分配

            12月20日,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進展交流暨學術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會上,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主任張小曳表示,中國氣象局碳監測核查支持系統(CMA.Carbon MVS (CCMVS) v1.0)建成,這也是國內首個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核查評估系統。

            張小曳介紹,該系統依托中國氣象局59個溫室氣體在線監測站高精度二氧化碳濃度數據、輔以碳衛星二氧化碳柱總量數據,獲得全球1x1度、中國區域45x45km、城市5x5km格點人為和自然碳通量變化。

            該系統是在2019國際IPCC國家清單改進指南中提出的可監測、可核查、可支撐(MVS)的“新三可”方法體系下,我國建立的MVS系統,此系統可以為全球、全國、省、市及格點尺度人為碳排放總量變化、自然碳匯變化提供客觀、全面和及時的監測與核查支持,還可對比統計部門上報的省、市、區和不同行業碳排放數據,正確認識各重點排放源排放的二氧化碳、減排潛力,并監督其落實減排目標,更好地為政府管理決策提供全面扎實的信息和數據。同時,準確跟蹤監測各部門、各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助于碳排放量配額的合理分配,使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更加有效發揮作用。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指出,在國家發改委支持下,中國氣象局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在青海瓦里關建設了溫室氣體全球本底站,進行持續觀測和采樣分析。碳中和中心基于1個全球本底站、以及發改委不斷支持建成的6個區城本底站和52個省級高精度溫室氣體監測站的二氧化碳數據,聯合國內外優秀科學家,積極推進各省市氣象局溫室氣體觀測體系建設,在評估已有觀測數據可靠性的基礎上,開展了有組織的有關碳中和科學研究和監測評估核心技術攻關。建成可業務運行的全球-中國-區域(省區)-城市四級嵌套格網的碳監測核查支持系統,將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開展碳排放監測提供有力支持。(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碳監測核查支持系統 碳排放量 配額 二氧化碳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