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嘴”下留情!專家:生食荸薺等水生植物或感染姜片蟲

            荸薺是冬季頗受歡迎的家常菜,在我國一些地區,荸薺又被稱為菩薺、烏芋等,又因其形似馬蹄,而被俗稱為“馬蹄”。由于荸薺脆甜多汁,不少人除將其作為菜品外,還將其作為水果在去皮后直接生食。專家提醒,生食荸薺等水生植物有感染姜片蟲的風險,不僅會出現相關腸道癥狀,還可能對兒童的智力發育造成危害。

            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感染疾病科執行主任潘玨介紹,荸薺表面附著有各種細菌和寄生蟲,尤其以姜片蟲最為常見。“有的人喜歡生吃荸薺,有的人還喜歡用牙直接給荸薺‘去皮’,這都是容易引發感染的危險行為。”潘玨說,姜片蟲的囊蚴可以附著在荸薺表面,在生食荸薺的過程中,姜片蟲的囊蚴就會經過吞咽進入人體并引起姜片蟲病。

            記者了解到,人體感染姜片蟲后,大多數患者可能是無癥狀或者僅有輕微的癥狀。在中、重度感染的患者中,可能表現為腹痛、腹瀉、便秘、腸脹氣、惡心嘔吐、食欲缺乏等胃腸道癥狀,少數患者因長期腹瀉導致嚴重的營養不良、水腫、腹水等。有些重度患者可出現發熱、消瘦、貧血、腸道細菌感染等,甚至死亡。在兒童患者中,除上述癥狀外,還可能出現智力減退和發育障礙、侏儒癥等。

            專家提醒,由于姜片蟲的囊蚴不耐高熱,在沸水中1分鐘或陽光下暴曬1天即死亡。因此最安全的食用方法就是將荸薺充分洗凈,然后削皮、煮透后食用。此外,菱角、茭白、蓮藕等水生植物也可以引起姜片蟲的感染,因此也不建議生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生食荸薺 荸薺 水生植物 感染姜片蟲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