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節,人們還在為每斤30元以上的豬肉發愁,臨近虎年春節,我們已經能買到10元以下的豬肉。
“帶皮前尖8.98元一斤,后肘9.98元一斤,去頸前排12.98元一斤,鮮肋排24.98元一斤。”這是北京豐臺區一家大型超市內的豬肉價格。
“像后腿肉之前賣15元一斤,現在賣14元;五花肉每斤有17元和19元的,之前這都是賣20元以上。”北京市西城區某菜市場的一位肉販說。
不僅僅是北京地區,在山東膠州,“上次搞活動豬肉才賣8塊錢一斤。”有居民表示。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2日,豬肉批發市場周均價每公斤23.36元,環比跌1.1%,已連續四周回落,同比低46.9%。另據卓創資訊監測,進入1月以來,全國瘦肉型白條豬肉市場均價已累計下滑11.78%。
這主要是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從供應來看,“1月份各地養殖單位生豬出欄計劃環比均較2021年12月份有所增加,生豬出欄積極性亦較高,整體供應量較充足。”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王亞男分析。
“其實整個市場對春節以后的價格是很不看好的,因此養豬人會把正月要出欄的豬趕在春節以前出欄,這樣就會增加短期之內的生豬出欄量。”生豬行業分析師馮永輝稱,一個明顯的特征是,近期小體重豬的出欄量明顯增加。
需求方面,王亞男指出,12月份的腌臘高峰期過去,造成1月初豬肉需求回落,高價豬肉走貨較為困難。據卓創資訊監測,元旦以后,重點屠宰企業平均開工率是31.28%,跟12月末相比下滑了3.84%。
“短期內豬肉價格下滑的趨勢可能還會延續。”王亞男稱,到1月下旬,進入節前集中備貨階段,成交價格或有小漲的空間。
“就往年情況看,春節過后,豬肉需求會有快速回落的現象,預計豬肉價格會呈下降態勢。”王亞男說。
不過,馮永輝認為,春節后雖是傳統的消費淡季,但整個行業根據目前的產能信息做出一致性的決策,就是刻意規避春節以后的消費淡季,把很多春節后要出欄的豬,在春節前就出欄,使得春節后可出欄的豬的數量出現明顯下降。供需雙降下,有可能會出現“淡季不淡”的情況。
王亞男透露,據卓創資訊監測,截至1月11日,1月份以來,生豬價格累計下滑13.49%。受生豬價格下滑影響,從1月10日開始,生豬養殖利潤已全面跌破成本線。 (謝藝觀)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