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公司業績不達標導致凈虧19億元,深圳市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681.SZ,以下簡稱:奮達科技)董事會爆發“罷免之戰”,這場少見的人事波動引發了市場的關注。
3月1日,奮達科技發布公告稱,因公司全資子公司本年度業績嚴重未達預期等因素,預計公司 2019 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金額為23.43億元至29.71 億元。
由于連續兩年凈利均為負值,奮達科技或將面對退市風險警示。但另一方面,受益于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發展較好,公司的主營業務卻實現較快增長。奮達科技究竟會被商譽拖累一蹶不振,還是欲甩掉包袱后重整旗鼓?
商譽減持致凈虧19億
2月29日,奮達科技發布了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營業總收入為36億元,同比增長8.25%;利潤總額為-18.5億元,同比下降156.8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億元,同比下降144.2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33.5億元,同比下降35.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為1.65元,同比下降34.78%。
面對這份不太讓投資者滿意的答卷,奮達科技給出的解釋是:“對公司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富誠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誠達)、歐朋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朋達)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存貨及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所致”。
從其3月1日發布的《關于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可以看到,2019年年度,奮達科技預計計提各類資產減值總計為23.43億至29.71億元。其中計提商譽減值22.21億至28.00億元,占計提資產減值總額比例超過90%。
而富誠達的商譽原值為25.45億元,此次計提商譽減值金額為20.33億至25.45億元;歐朋達商譽原值為9.10億元,2019年計提商譽減值金額為1.88億至2.54億元,而上期已累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金額6.56億元。也就是說,在此次計提商譽減持后,奮達科技賬面商譽將所剩無幾。
值得注意的是,奮達科技在2018年虧損7.8億元的主要原因就是對歐朋達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
換言之,受巨額商譽減值拖累,該企業將出現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連續為負值的情形。根據交易所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將在2019年年度報告披露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并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圖片來源:奮達科技公告
“內斗”落下帷幕
巨額商譽減持不僅讓奮達科技面臨退市的風險,也讓其董事會在這一個月中風波不斷。
2020年1月16日,奮達科技就與文忠澤、張敬明、董小林及深圳市富眾達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合稱“業績補償義務人”)之間關于業績承諾和利潤補償事項,向深圳國際仲裁院提起仲裁申請,這似乎拉開了奮達科技董事會“內戰”的序幕。
此后,奮達科技接連發布公告,最后形成9項議案,其中,有3對議案形成互斥議案,分別兩派的非獨立董事相互提議罷免對方。這一情形也引來了監管層的注意,深交所一月之間連發2封問詢函。
圖片來源:奮達科技公告
2月28日,這場充滿火藥味的董事會“內戰”宣告結束。從議案審議表決結果來看,最終罷免了文忠澤、董小林的董事職務,保留了肖奮、肖勇、肖韻的董事席位。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會議中,共有超過2億股中小股東表決權參與,大約有68%的中小股東選擇支持了肖奮家族。
同時,股東大會也通過了關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也就是說奮達科技罷免文忠澤和董小林兩位董事后,未增補相關董事候選人而是對董事會成員人數構成縮減,將成員人數由9名調整為7名。
對于縮減董事會成員人數,奮達科技對此解釋稱,“隨著董事會人員的增加,以及在經營理念方面存在的差異,給董事會帶來的協調成本增加,在部分決策事項上產生分歧的機會增多”。
而文忠澤一方則稱,此前已注意到肖奮家族一股獨大對上市公司的不良影響,曾在董事會議中反對肖奮繼續擔任上市公司總經理,并建議通過公開招聘程序選聘人才。而肖奮家族通過其控制的上市公司董事會直接做出削減董事會席位、破壞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舉動,既是一種報復行為,也是其進一步增強其對上市公司董事會的控制,上市董事會的獨立性將進一步喪失,“肖奮家族在董事會層面即可以實現‘一言堂’。”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奮達科技董事會的成員為肖奮、肖勇、肖韻、謝玉平四位非獨立董事,王巖、寧清華、周玉華三位獨立董事。其中,肖奮為上市公司的實控人,肖勇、肖韻分別為肖奮的弟弟、女兒,肖奮家族累計持股比例為41.21%。
對于文忠澤一方的言論,奮達科技對《投資者攻略》表示,“對方的言論比較主觀,太過情緒化,公司公告回復的內容都是屬于客觀事實”。
子公司虧損原由各執一詞
那么作為這次的主角之一,富誠達的業績表現究竟如何呢?
據富誠達2019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顯示,富誠達2019年營業收入為9.1億元,較2018年下降25.28%;毛利率為22.76%,較2018年大幅下降9.43%;2019年凈利潤為6203萬元,扣非后凈利潤為4525萬元,業績承諾完成率僅為12.93%,而2018年同期扣非后凈利潤為2.48億元。
對此,奮達科技在2月17日披露的關注函回復公告中表示,罷免文忠澤、董小林正是鑒于其主管下的富誠達 2019 年經營業績遠低于業績承諾,導致上市公司形成大額商譽減值,將使得上市公司2019年出現大幅虧損,給公司經營和股東利益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圖片來源:奮達科技公告
對于富誠達凈利出現斷崖式的下跌,而文忠澤一方卻反駁稱,“富誠達2019年度業績未達標存在中美貿易戰、國內經濟去杠桿等宏觀因素的現實原因,尤其是智能手機市場經歷長時間高速增長之后出現的疲態所導致,而并非其主要管理負責人經營不善所致”。據悉,富誠達主要從事移動智能終端精密金屬結構件業務,第一大客戶為蘋果公司。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報告,2019年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10億部,同比下滑2.64%;其中,蘋果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約1.4億部,同比下滑16.81%,蘋果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業績補償主體承諾:“富誠達于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承諾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億元、2.6億元、3.5億元”。數據顯示,富誠達2017年、2018年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99億元、2.48億元,業績承諾完成率為99.6%和95.3%。
或受益智能穿戴“風口”
當市場還聚焦在奮達科技的董事會變革和巨額商譽減值時,公司發布利好消息。3月3日,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奮達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奮達智能”)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根據相關規定,2019年至2021年間奮達智能可享受國家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的相關優惠政策,即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公開資料顯示,奮達科技創建于1993年,以研發和制造揚聲器起步,主要產品涉及電聲產品、健康電器、智能穿戴產品、智能終端金屬件等業務版塊,是上述細分市場的主流供應商。
奮達科技此次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奮達智能的主要業務就是智能可穿戴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這也意味著奮達科技在智能穿戴行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高端技術的開發能力等方面受到了高度認可,這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將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與此同時,得益于無線傳輸、人工智能等基礎技術的進步,智能音箱和TWS等新型電聲產品迅速崛起。深耕于此的奮達科技也水漲船高,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在回復投資者問答時透露,公司目前不僅是天貓精靈、百度小度、京東叮咚等智能音箱品牌的重要供應商,也在TWS市場與亞馬遜、Creative、Aixlu等國內外品牌客戶展開合作。
在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奮達科技則表示,聚焦于高端戶外運動場景及健康醫療監護場景提供系統整體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形態分為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智能鏡子等,目前已成為華為、飛利浦、GE等全球知名企業的合格供應商。
受益于在上述領域的深度布局以及充裕的客戶訂單,奮達科技的主營業務仍保持穩定的增長。據2019年半年報顯示,電聲產品、健康電器營業收入分別為5億元、3億元,同比增長12.51%、11.67%;智能可穿戴營業收入為1.8億元,同比大幅度增長1300%。上述三大業務累計占同期營收的68.49%。奮達科技稱,“若剔除商譽減值因素,預計2019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正值”。
奮達科技向《投資者攻略》透露,在健康電器方面,公司此前主要集中在國外的中高端客戶,目前已經開始涉足國內市場,主打性價比產品;在智能可穿戴設備方面的訂單量充裕,預估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公司擁有穩定且不斷拓展的優質客戶,“我們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是非常有信心的。”
2020年伊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相關智能穿戴產品再次受到市場熱捧,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增強。與此同時,隨著AI、VR等技術的逐漸普及,提前布局可穿戴智能設備領域的奮達科技未來或許有望從中受益。但目前來看,奮達科技如何釋放巨額商譽風險,是否能安然度過退市窘境,仍面臨較大挑戰。(投資者攻略出品)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