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經濟 > 正文

            科學規劃加強都市圈建設 加快重慶雙城經濟建設

            “推進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高端論壇”近日在重慶舉行。

            凝聚共識推進區域高質量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陳耀認為,將“潼遂一體化”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先行示范區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川渝兩省市應學習沿海大城市群一體化示范區的建設經驗,共同組建“潼遂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賦予示范區更大的改革自主權和必要管理權。出臺財政金融支持政策,建立示范區財政專項基金,抓住國家“新基建”機遇,建設由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構成的智慧“城市大腦”。重慶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唐青陽認為,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需要川渝地區攜手協力、相向同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既要提升重慶、成都兩個極核城市的綜合能級和國際競爭力,又要依托資源稟賦、人員往來、產業聯系等方面優勢,優化雙城經濟圈發展格局,實現成渝地區的統籌協調發展。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李后強認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是“成渝雙城”,范圍含“川渝大部”,側重在“經濟質量”,著力于“圈層影響”。“圈”與“群”構成了雙城經濟圈與眾不同的標簽符號和內涵特質。

            科學規劃加強都市圈建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表示,為科學規劃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應著眼于服務國內大循環,把發展高質量經濟活動作為主攻方向,切實把產業發展轉到主要依靠技術進步的軌道上,更好地發揮政府在指示創新、引導創新、促進創新和組織創新中的作用。還有學者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點是合作機制,可以通過加強市場機能促進要素流動,構建多種形式的合作平臺,推動雙城經濟圈實現正向一體化。重慶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勝認為,應充分發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渝毗鄰地區天然氣資源和人力資源豐富、空間承載容量較大、交通區位條件獨特等比較優勢,堅持改革創新,精心謀劃好“潼遂一體化”發展藍圖。

            論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由重慶社會科學院、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等單位共同主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重慶雙城經濟建設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