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北京市發改委公布2021年北京市重點工程計劃。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梳理發現,300項重點工程中,包括3條市郊鐵路和15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這18條線路中既有新建線路,又有續建線路。
“北京還將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一體化交通體系,搭建市郊鐵路線網主骨架。”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其中,3個市郊鐵路項目均為老線提升或改造項目:副中心線擬先期啟動西段整體提升工程,新建長陽站,改造竇店、琉璃河站,并對長陽至良鄉南關段線路實施復線化改造;東北環線整體提升工程線路全長約37公里,共設11座車站,新建黃土店站至朝陽站段復線、光華路支線,以及立水橋、酒仙橋、北苑站等3座車站;S2線南段通勤化改造工程線路全長約31公里,實施線路電氣化、復線化、信號改造,新建新龍澤、生命科學園、沙河北等3座車站,新開昌平站、沙河站市郊客運服務功能。
備受關注的地鐵方面,今年建設15條地鐵均為續建項目,包括14號線剩余段、19號線一期、8號線三期剩余段、S1線剩余段、11號線西段、首都機場線西延、大興機場線北延、28號線(CBD線)、昌平線南延一期、22號線(平谷線)、17號線、13號線擴能提升、12號線、3號線一期、16號線剩余段。
詳細清單如下:
1、軌道交通14號線剩余段:全長約47.3公里,西、東、中段先后于2013、2014、2015年開通,剩余4公里在建
2、軌道交通19號線一期:全長約22.4公里。其中對新宮車輛段同步實施綜合服務設備結構轉換夾層、蓋上蓋下相關交通連接設施及咽喉區蓋板等綜合利用結構預留,對草橋站、右安門站、新宮站、牡丹園站及周邊用地同步實施一體化結構預留
3、軌道交通8號線三期剩余段:全長約17.2公里。其中珠市口站至五福堂站已開通,剩余約4.3公里在建
4、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線(S1線)工程剩余段:線路全長10.2公里。其中石廠站至金安橋站已開通,剩余1.2公里在建。其中對竇店站及周邊用地同步實施一體化結構預留
5、軌道交通11號線西段(冬奧支線)工程:全長約4.2公里。其中對金安橋站和首鋼站及周邊用地同步實施一體化結構預留
6、軌道交通首都機場線西延:全長約1.8公里
7、軌道交通28號線(CBD線):全長約8.8公里。其中對廣渠東路車輛段同步實施綜合服務設備結構轉換夾層、蓋上蓋下相關交通連接設施及咽喉區蓋板等綜合利用結構預留,以及對核心區站、東大橋站、光華路站、北京東站、廣渠路站、廣渠東路站及周邊用地同步實施一體化結構預留
8、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北延:全長約3.5公里
9、軌道交通昌平線南延一期:全長約12.6公里,其中對學清路站、昌平站、沙河高教園站及周邊用地同步實施一體化結構預留
10、軌道交通22號線(平谷線):全長約81.2公里,其中對永順站、馬坊站、馬昌營站、平谷站及周邊用地同步實施一體化結構預留
11、軌道交通17號線:全長約49.7公里,其中對北端歇甲車輛段及南端次渠南停車場同步實施綜合服務設備結構轉換夾層、蓋上蓋下相關交通連接設施及咽喉區蓋板等綜合利用結構預留;對次渠站、次渠北站、十里河站、東大橋站、朝陽港站、北神樹站、未來科技城南區站、亦莊站前區南站及周邊用地同步實施一體化結構預留
12、軌道交通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新建29公里,改造13號線全線。其中對五道口站、回龍觀站、回龍觀東大街站、霍營站及周邊用地同步實施一體化結構預留
13、軌道交通12號線:全長約29.6公里。其中對東壩車輛段同步實施綜合服務設備結構轉換夾層、蓋上蓋下相關交通連接設施及咽喉區蓋板等綜合利用結構預留,對北崗子站及周邊用地同步實施一體化結構預留
14、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全長約20.8公里,其中對東壩車輛段同步實施綜合服務設備結構轉換夾層、蓋上蓋下相關交通連接設施及咽喉區蓋板等綜合利用結構預留,對東風站和星火站及周邊用地同步實施一體化結構預留
15、軌道交通16號線南段:全長約49.8公里,其中,北安河站至甘家口站已開通,剩余20.1公里在建。其中對榆樹莊停車場同步實施綜合服務設備結構轉換夾層、蓋上蓋下相關交通連接設施及咽喉區蓋板等綜合利用結構預留;對麗澤商務區站、豐臺南路站、榆樹莊站及周邊用地同步實施一體化結構預留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