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杭州工程項目實現“小時制”辦理 工程項目審批初步實現“五個零”

            在杭州“親清在線”臺,申領施工許可證最快只需39分鐘,實現3小時內審批(改革前需要4個工作日);工業項目聯合竣工驗收只需3個工作日,最長僅需5個工作日(改革前至少需要26天)。

            13日,記者從浙江省杭州市政府新聞辦聯合杭州市建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知上述信息。

            相比過去動輒數月的工程項目前期審批,前述兩組數據體現著杭州數字賦能倒逼“小時制”審批改革的成效。在杭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之下,投資企業可“輕裝上陣”,享受“店小二”般的審批服務。

            工程項目審批初步實現“五個零”

            從2020年8月10日10時49分企業申領施工許可證,到11時28分完成審批并成功發證,浙江三元紡織有限公司的審批用時精確到分鐘。這家企業從項目申請立項到獲得施工許可證僅用時24天。

            就在今年2月18日,這家企業提出施工許可證信息變更,由原年產16000噸提高至年產32000噸,借助“親清在線”臺當天完成信息變更,成功發證。

            2018年5月至今,杭州市建委牽頭推動工程項目審批實現從“五個一”(一套機制、一張藍圖、一個系統、一個窗口、一張表單),到“四統一”(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臺,統一審批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再到初步實現“五個零”(零材料、零人工、零時限、零紙質、跑零次)邁進,全面進入“小時制”辦理模式,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增強。

            “以數字賦能極大地縮短建設項目前期審批和竣工驗收環節、時限,是我們改革的初衷。”杭州市建委行政審批處負責人說。

            一邊是開工前審批提速,另一邊則是竣工驗收投產的加速辦結。

            今年3月31日,剛剛上線5天的“親清在線”臺聯合竣工驗收推送了第一條短信“項目質量監督報告合格,可申請聯合驗收”。杭州市淳安縣一公司辦理驗收階段的業務負責人,當天就在淳安縣行政服務中心窗口人員“跑腿代辦”下發出聯合竣工驗收申請。

            經過兩天流轉,建設項目附屬綠地確認、建設工程消防驗收備案等事項全部通過審批。4月2日,企業負責人在“親清在線”臺企業端打印出聯合竣工驗收“通過”的意見單,這標志著“親清在線”臺3個工作日內成功辦結首個工業項目聯合竣工驗收。

            以流程再造倒逼“小時制”辦理

            針對企業慣于線下咨詢審批流程的實際,杭州市建委還探索將單項辦理改為智能引導,重構數字化流程規則,根據項目特征引導企業逐項辦理備案等事項,即使企業不懂基本建設流程,也能在臺引導下順利完成審批。

            經過努力,杭州市建委打通“親清在線”臺和省級3.0臺數據壁壘,內控審批時間大幅壓縮,一批事項從“等企業申報”變為“替企業辦理”。

            值得關注的是,“親清在線”臺工業項目開工前審批填報字段由314個減少為59個,上傳材料由46減少為10件,這些舉措讓“小時制”辦理成為可能。

            此外據了解,工程項目竣工驗收涉及發改、規資等多個部門,杭州市建委等部門率先在占比較重工業項目(不含創新型工業項目)中探索合并現行建設驗收程序中的一、二階段流程,于2020年9月完成工業項目聯合驗收臺建設。

            第三階段改革中明確工業項目聯合驗收審批事項精簡為規劃核實、綠地面積確認等5個事項,減少了節水驗收、排水許可、水保報備3個事項,受理材料從66個縮減為26個,辦理對外承諾時間從26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辦理內控時限壓縮為3個工作日。

            “第三階段改革最難的是在現有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約束下,推動部門間驗收事項、職責的網上整合。”杭州市建委有關負責人說,“對此,我們探索工程質量與消防一體化驗收改革,將規資部門負責的規劃核實、土地核驗等合并為一個驗收事項。取消檔案預驗收,推進‘測驗合一’改革等等。”

            截至3月底,杭州全市累計辦件2553余件,累計服務企業417家,累計發放工業項目施工許可證130余件,核發時間全部在“3小時”以內。(張煜歡)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工程項目 小時制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