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廣東建成覆蓋全省的應急測繪保障體系 制定應急測繪數據獲取方案

            “報告!超強臺風侵襲廣東省珠海市海域,淇澳大橋橋墩受到船舶撞擊,存在安全隱患,同時,貨船發生漏油事故,造成海洋污染,對周邊環境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請各單位立即啟動應急測繪Ⅱ級響應!”

            4月28日上午9時許,隨著云洲基地指揮中心傳出的這段模擬演練情景的報告,2021年廣東省應急測繪保障與安全生產演練,在珠海市香山海洋科技港拉開帷幕。

            淇澳大橋在晨光中剛剛蘇醒,金星門水道海波蕩漾,港口停泊的無人船輕輕隨波搖晃。海風勁健的步伐踏上云洲基地的起飛臺,數架不同型號的無人機整裝待發。香山海洋科技港籠罩在應急測繪演練的緊張氛圍中。

            “報告現場指揮,所有工作人員已到位,請指示!”“開始工作!”隨著擔任此次演練活動總指揮的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林安一聲令下,廣東省應急測繪保障團隊迅速行動,準備前往事故發生區域開展工作。

            在接到應急指令的第一時間,珠海市自然資源局立即啟動“珠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臺”,提供應急測繪本底數據,為應急響應提供地理信息數據服務;同時,廣東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和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公司調配衛星數據資源,獲取事故區域最新遙感影像。應急測繪保障人員根據已有數據,經初步研判,確定了受災區域及潛在影響范圍,制定了應急測繪數據獲取方案。

            據統計,應急測繪作業組從抵達現場到完成指定區域的數據獲取和數據處理工作,用時僅90分鐘,圓滿完成既定任務。

            “演練按照既定預案完成了各項任務,檢驗了省市聯動的應急測繪服務能力和救援保障水,強化了野外測繪安全生產意識,達到了演練目的。”楊林安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應急測繪保障是測繪法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各地要認真總結本次活動經驗,加強本地區應急測繪裝備與人才隊伍建設,落實資金保障,提升應急測繪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水,完善本地應急測繪保障體系。

            據悉,“十三五”以來,廣東已建成覆蓋全省的應急測繪保障體系和省級應急測繪保障團隊,在新興縣山體滑坡、連縣特大洪災等應急測繪響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楊林安指出,“十四五”期間,廣東在不斷加強自身應急測繪保障體系建設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強省市聯動、市域聯動,充分發揮各級裝備優勢、人才隊伍優勢和本地化快速響應的優勢,發動地信企業加入聯動保障隊伍,形成聯動響應、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應急測繪新局面。(唐貴江 馮建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應急測繪保障體系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