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川觀新聞記者從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獲悉,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與北京大學聯合主持的2018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成渝地區大氣聯防聯控技術與集成示范”研究成果與成渝大氣污染防控現狀交流會近日在成都舉行。據悉,該項目以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等為重點,精準發力推動成渝地區空氣質量改善,為成渝區域綠色發展提供了科學支撐。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兩年多的深入研究,該項目建立了跨省級聯防聯控機制,解決了2個關鍵科學問題(高原-盆地-丘陵復雜地形、高溫和高靜風頻率特殊氣象背景下,大氣復合污染成因與來源;主要天氣系統影響范圍與傳輸機制),提煉了3個關鍵技術(山地丘陵復雜地形與獨特氣象條件下,顆粒物化學成分、臭氧及其前體物監測點位布設技術;空氣質量預報性能提升技術;監測預警-動態源清單-措施減排庫-監督監管等集成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北京大學教授張遠航為首的專家組對項目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該項目成果對促進和推動成渝地區大氣污染防控、改善成渝地區大氣環境治理起到重要作用,下一步應積極推動研究項目成果落地應用,助推成渝兩地大氣質量持續改善。
川觀新聞記者 殷鵬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