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三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西洽會”)開幕式將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2021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論壇也將同步開幕。
本屆西洽會以“走進西部 洽談未來”為主題,共有40余個國家和地區,26個省區市、1個特別行政區、6個副省級城市,一大批國際政要、專家學者及企業嘉賓通過線上線下參會。
近年來,隨著重慶國際影響力的提高,越來越多企業在重慶,和世界做生意。
走出去
西山科技 “重慶造”手術動力裝置遠銷海外
在第二屆西洽會上,重慶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兩江新區達成戰略合作,將在兩江新區打造微創外科醫療器械研發及產業化基地。
西山科技是國內手術動力裝置行業頭部企業,其自主研發的手術動力裝置系列產品,已廣泛應用于神經外科、骨科、耳鼻喉科、頜面外科、婦科、泌尿外科等微創外科手術中。
得益于重慶逐漸擴大的對外經貿“朋友圈”,西山科技的手術動力裝置銷售網絡及用戶遍及海外,包括受益于“渝新歐”的高端市場如德國、西班牙、瑞士,“一帶一路“簽約國如蒙古、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老撾、俄羅斯、波蘭和塞爾維亞等,以及拉丁美洲、非洲等地。
除了拓寬銷路,良好的服務正在加速西山科技不斷壯大。
兩江新區通過政策引導、培訓培育、定點幫扶等措施多維度提升市場主體知識產權能力。
通過一系列幫扶、培育,西山科技逐步構建具有高技術、高法律、高經濟的高價值專利培育模式,形成保護性專利、對抗性專利和儲備性專利三大專利布局方案,以便創造出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技術。目前共申請國內外專利近千項。
金康新能源 西洽會為企業提供市場展示舞臺
位于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區內的重慶金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首屆西洽會簽下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項目,投資金額35億元,并于2019年4月下線了第一批新能源電動乘用車。
“我們的兩江智能工廠占地面積約50萬平方米,包含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及電池PACK五大工藝。”金康新能源相關負責人介紹,整個車間,除了簡單的物流、保潔外,生產線上基本上看不到工人。
超過1000臺機器人協同運作,生產線上機器人相互配合,實現,焊接、涂膠的自動化,目前已實現關鍵工序100%自動化,24小時在線監測。
談起西洽會,金康新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西洽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個平臺能夠很好地展示公司形象,推介公司產品,“西洽會給參展企業提供了海內外市場展示的舞臺。”
引進來
渝歐跨境電商成我市第一跨境電商
走進重慶西永保稅區云倉物流的工作區,工人們正在工位上忙碌地打包著商品,一輛輛大卡車滿載著商品進進出出。
疫情之后,消費習慣從線下到線上的大幅遷移,重慶跨境電商保稅倉出貨訂單明顯上漲,重慶渝歐跨境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渝歐跨境”)的母嬰相關食品、用品也銷售大增。
7年前,重慶市獲批成為國家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同年,渝歐跨境成立,主營母嬰跨境產品。
“7月公司注冊,10月正式運營,商城上線,12月底,第一家寶媽時光體驗店在北濱路君豪購物中心開業。”渝歐跨境相關負責人回憶,當時沒有規模支撐,訂單不大,導致很難直接跟國際大品牌談合作、進口運費較高等等問題。
隨著重慶鐵海、鐵鐵、鐵水、鐵空等多式聯運規模和效率不斷提升,“四向”開放通道優勢不斷顯現。西向,中歐班列(渝新歐)開行;東向,長江黃金水道通航能力顯著提升,重慶港口岸擴大開放果園港區;南向,西部陸海新通道上升為國家戰略,貫通“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輻射95個國家和地區及249個港口;北向,渝滿俄等國際鐵路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
渝歐跨境的產品進口通路逐漸便利,也實現了快速發展,通過積極拓展境外供應鏈,與達能、雀巢、美贊臣、雅培等眾多海外知名企業和品牌建立起合作關系,成為這些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橋梁和門戶,成為了重慶市首家登陸新三板的本土跨境電商企業。
疫情期間,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生產經營的若干政策措施,更讓他們獲益匪淺。渝歐跨境相關負責人坦言,疫情期間,全球海運和空運運力下降,費用也有所上漲,中歐班列(渝新歐)以及西部陸海新通道保障了企業的運輸。同時,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公司的運輸整體成本得到下降。在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幫扶下,公司的進口母嬰食品實現了正常供給。
目前,渝歐跨境已成為重慶本土最大跨境母嬰電商平臺,據該公司近日發布的2020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37,510,701.72元,同比增長16.54%;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9,503,520.83元,同比增長144.10%。
重慶商報-上游新聞記者 韋玥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