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粵東首個“跨境電商+保稅展示”項目落地汕頭 實現“審、驗、放”一體化監管

            昨日記者從汕頭海關獲悉,粵東首個跨境電商“1210”“前店后倉”業務實貨測試日在汕頭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這標志著粵東首個“跨境電商+保稅展示”項目正式落地汕頭。據汕頭海關所屬濠江海關企業管理科科長周立強介紹,跨境電商網購保稅(1210)模式的重點在于備貨保稅進口,“保稅展示”制度,企業可將貨物以保稅的形式,即不需繳納進口關稅、增值稅,在一定時間內、在指定地點進行展示,待實際完成交易時再統一結算稅款,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周立強說,“前店后倉”監管模式正式運行后,有利于建立便捷的貨物通道,實現海關“審、驗、放”一體化監管和企業商品“存、展、銷”一站式經營的共贏,實現“企業成本最低、通關時效最快、管理措施最優”,將有效助力汕頭打造粵東進口商品網購保稅配送中心、進出口商品集散分撥中心。

            據悉,汕頭綜保區已于4月8日獲準實施封關運作。數據顯示,在新業態的拉動下,今年前4個月,汕頭綜保區合計進出口53.7億元,同比增長390.8%。(全媒體記者陳家源通訊員汕關宣)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粵東 跨境電商 保稅展示 企業 經營成本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