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經九路隴海鐵路立交工程主隧道順利通車 改善西安城北的交通狀況

            5月31日晚8時,在建設者們的不懈努力下,備受市民關注的經九路隴海鐵路立交工程主隧道及東西兩側機動車匝道順利通車放行,它的建成通車為我市又提供了一條南北主干線,將有效緩解東二環、太華路及火車站周邊交通擁堵問題,對于改善西安城北的交通狀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難點 每3至15分鐘就有一趟列車通過

            經九路隴海鐵路立交工程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地下互通式框構隧道立交工程,是我市辦好十四運會的重點建設項目。工程南起長纓西路,北至含元路,全長1134.4米,主線下穿華清路、隴海鐵路、隴海鐵路北側規劃一路,其中隧道部分長355米,包括兩個雙向六車道主洞、兩個非機動車輔洞、一個綜合廊主倉洞和四個線廊輔倉洞。主隧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與華清路右轉互通。

            此次,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及工期要求,西安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與中鐵二十局集團強強聯手,共同組建了“經九路-隴海鐵路立交工程聯合體項目經理部”。由于隴海鐵路是繁忙干線鐵路,每3至15分鐘就有一趟列車通過,施工需向鐵路部門申請封鎖“天窗”計劃,正常情況下每周四次,一次只有90分鐘;計劃審批后,在鐵路部門監控配合下,嚴格用分鐘計算每道工序時間,利用列車行車間隙,在限定時間內集中力量突擊完成。

            為此,聯合體項目部按照高標準、高起點、出亮點、出特色的整體要求,秉承“精、準、細、嚴”的核心理念,建立了管理體系、管理制度、各級崗位職責及流程標準等,強化了管理的規范化和執行力度,促使每項工作精確、精準、精細。

            新工藝 多次架空體系轉換讓兩個巨大箱涵合攏貫通

            隴海鐵路是我國橫貫東西的交通大動脈,均幾分鐘就有一趟火車在這里飛馳而過,經九路隴海鐵路立交工程重難點便是穿越隴海鐵路8股道的65米隧道,為保證鐵路運輸不能受到影響,項目部采用了“大斷面雙向對頂和架空現澆結合工藝工法”,這個工法施工難度非常大,就是在施工準備階段,先要在隴海鐵路下修建6條長112米的鋼便橋對6條鐵路線路進行架空,保證頂進過程中列車正常通行。

            隨后,就要在隴海鐵路橋南北兩側往鐵路軌道下頂進箱涵,南邊的稱作1號節箱涵,北邊的稱作5號節箱涵。其中1號節箱涵長8.9米、寬56.7米、高7.95米,重3800噸,計算頂力5800KN;5號節箱涵長11.2米、寬56.7米、高11.35米,重6800噸,計算頂力10200KN。頂進時需要用400噸千斤頂54臺套,最大頂程56米。

            為保證工程精準施工,項目部多次組織施工方案討論會、技術攻堅會、專家論證會,以工匠精神確保每一個施工環節的嚴謹、規范,環環相扣。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們精耕細做、精益求精,他們采用過渡架空、下方拉槽、深度降水、中間基坑支護、人工挖孔樁、正式架空、兩端對頂中段現澆相結合的方案,并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對各種數據不斷的驗算,經過多次架空體系轉換,使兩個巨大的箱涵嚴絲合縫的合攏貫通,該方法的運用在國內外同類工程中尚屬首次,所用工法于2021年4月15日被中國公路協會評為國際先進水

            新技術 助力周邊市民出行時間大幅縮減

            對新技術的不懈追求是提升工程品質的動力源泉。在經九路隴海鐵路立交工程中,項目部對一些新技術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實踐。BIM技術是年來運用在建筑學、工程學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全稱是建筑信息模型,是一場由3D技術向2D技術發起的革命。在工程初期,項目部便在施工一線建立了BIM工作室,組織專人進行技術攻關,利用BIM技術3D協調、自動生產的功能,對傳統的2D圖紙進行深化設計、模擬驗證、進度控制、材料管理,使用過程控制的方式進行成本分析并對施工現場進行動態管理。

            BIM技術的充分運用,極大的提高了工程前期的自我檢測能力,減少了施工人員的誤判和返工,對工程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該項工作也獲得了西安市建筑業協會“秦漢杯” BIM技術應用大賽三等獎。

            除此之外,施工單位采用的隧道深基坑施工邊坡位移監測技術、高強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隧道底板預鋪反粘防水工藝技術、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等都收到了滿意的工程效果,填補了西北市政工程建設中多項空白。

            “如此復雜的工藝,除了保障工程順利完成外,也給周邊市民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工作人員介紹說。網友華清車夫就表示,以前這周邊的居民如果從長樂路、長纓路到含元路要繞行東二環或者太華路,大概需要半個小時以上,現在隧道修好后,可以直接從隧道通過,開車也就幾分鐘,走路估計最多十分鐘。

            昔日斷頭路 今朝變通途 西安斷頭路打通工作實現階段清零

            打通斷頭路, 盤活一座城;受益的是百姓,贏得的是民心。 2021年5月31日,隨著經九路下穿隴海鐵路隧道工程的竣工通車,標志著《西安市斷頭路打通工作實施方案》確定的58條斷頭路以及新增任務紅廟坡斷頭路打通工作均已全部完成,實現階段任務清零。這份亮眼的成績單,展現了我市在城市治理上的“西安速度”和城市建設管理水的不斷提升。

            年來,隨著西安城建的快速發展,城市路網也在不斷壯大。但受到穿越鐵路、穿越高速路、文物保護、管線遷改、土地征收、城棚改等多重因素的制約,一些道路建設往往不能一蹴而就,形成了斷頭路,這些堵點既影響了城市美觀,也給市民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對城市發展和人民生活都產生了極大影響。對此,西安市委、市政府聚焦民生難題,下硬茬疏通治理,攻堅克難打通一條又一條斷頭路,通路于民。

            2017年打通斷頭路27條,2018年打通30條,2019年打通53條,2020年打通32條,2021年打通2條。144條斷頭路被“銷號”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是艱辛的努力,是過硬的指揮,是群眾的支持。在這場硬仗中,專門成立了設在市住建局的“西安市斷頭路打通作戰指揮部”,成員單位還包括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交通局、市文物局、市軌道集團、市城投集團等部門。指揮部堅持問題導向,“掛圖作戰”,嚴格督導,靠前指揮,狠抓工作落實,以責任和擔當加快工作推進。

            同時,完善市區兩級同步的斷頭路作戰指揮部架構,實施掛圖作戰,實行三級督查制度,通過現場查看、視頻連線、無人機航拍等方式,實現市區聯動,實時掌握項目建設情況。堅持周例會制度和“一線工作法”,第一時間分析解決打通難題;通過實施月考核制度,充分調動區縣開發區推進項目的積極。健全區級指揮部主體責任制度,夯實屬地管理責任。充分發揮區級作戰指揮部在解決一線問題上的主體作用。

            航天基地作戰指揮部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擔任路長,采取“分片包抓、夯實責任”的專班模式,“一路一策”、消號作戰的方式推進斷頭路打通工作,在2020年9月底提前3個月就完成了全年4條斷頭路的打通任務。

            長安區斷頭路打通作戰指揮部每半月召開1次調度會,區住建局局長、分管副局長、責任科長,每天8點前到工地現場督進度、抓落實,茅坡路用15天時間將20余萬方渣土清運完畢,比原計劃提前155天建成通車。在學府大道打通過程中,面對古樹遷移問題,長安區充分征求群眾意見,主動完善設計施工方案,最終將260年皂莢古樹原址保留,留住了鄉愁鄉情,得到了廣泛稱贊。

            曲江大明宮遺址保護辦負責的建強路征地拆遷工作,在大明宮保護辦斷頭路打通作戰指揮部的統籌下,在2020年6月的20多天內,集中拆遷143余戶棚戶區民宅以及西鐵職院教學樓占壓部分,徹底解決了建強路的征地拆遷問題,最終建強路提前2個月通車。

            一條又一條斷頭路打通,優化了路網結構,方便了群眾出行。斷頭路打通工作的徹底清零,讓城市環境越來越好,發展脈絡越來越順暢,也為十四運的勝利召開,為加快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安市斷頭路打通工作實施方案》確定的斷頭路都有哪些

            雁塔區:204所西側規劃路、牟家村北側規劃路、灃經四路、阿房路雁塔段

            蓮湖區:西儀坊路、草陽巷、緯二十五街、紅廟坡路長安區:靖寧路南延伸段、學府大道、茅坡路

            未央區:鳳城四路未央段、老二環規劃路

            碑林區:測繪西路、測繪東路

            新城區:北四合窯路、經九路跨隴海鐵路段

            航天基地:航飛路、神舟三路、航天北路、香堤路、廣電西路、航新路、航騰路、航天西路、神舟五路、規三路

            浐灞生態區:北辰東路、華遠路、浐灞三路、金橋二路、灞浦六路、廣運潭大道、廣運潭西路

            經開區:鳳城十南側規劃路、開元路西側規劃路、東晉桃園西側規劃路道路、碧桂園南側規劃路、鳳城十一路、尚稷路、濱河大道

            高新區:木塔B路、高新路南延伸段、魚化一路、云水三路、科技三路、錦業路西延伸段

            西咸新區:康定路東段、秦皇大道、阿房路西咸段、灃鎬大道、石化大道

            曲江新區:鳳城四路大明宮段、建強路、經九路大明宮段

            國際港務區:保稅四路、廣場南路

            鄠邑區:許濱路

            藍田縣:向陽路西延伸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趙輝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經九路隴海鐵路 通車 西安 交通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