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推動海洋生態環境質量鞏固改善 山東將加快建設“美麗海灣”

            省政府辦公廳日印發《2021年全省灣長制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和《渤海灣(山東部分)污染整治指導意見》《萊州灣污染整治指導意見》《丁字灣污染整治指導意見》,加快建設“美麗海灣”,推動全省海洋生態環境質量鞏固改善、海洋環境風險有效管控、海洋生態環境監管能力持續提升。

            《工作要點》提出,今年全省灣長制工作堅持陸海統籌、系統治理,將從統籌推進陸源污染治理、精準防治海洋污染、加強海岸帶生態保護修復、強化海洋環境災害風險防范、服務經略海洋發展大局、健全海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等六大方面入手,著力解決一批突出海洋生態環境問題。

            在統籌推進陸源污染治理方面,《工作要點》明確要加強入海河流綜合治理,實施入海河流消劣行動,鞏固40條國控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成果,推進63條省控入海河流消劣。推進入海排污口分類整治,年底前完成三分之一以上入海排污口整治任務,其中工業生產廢水排口全部完成整治。

            精準防治海洋污染方面,《工作要點》提出推進“綠色港口”建設,加強船舶污染專項治理,加強海水養殖污染防治,開展海洋塑料垃圾監測。

            服務經略海洋發展大局方面,《工作要點》提出,服務保障海洋新興產業發展,協調推動深遠海養殖項目規劃環評編制工作,服務水產養殖轉型升級;組織開展全省海上風電建設規劃環評;做好海水淡化項目環評服務工作,推進濃海水的綜合利用。

            根據《渤海灣(山東部分)污染整治指導意見》,到2022年,渤海灣(山東部分)沿灣縣控及以上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到2025年,完成入海排污口分類整治并實現有效監管,潮河總氮濃度控制在5mg/L以內,渤海灣(山東部分)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5%以上。初步將渤海灣貝殼堤島保護區段、東營黃河口區段建成“美麗海灣”。

            根據《萊州灣污染整治指導意見》,到2022年,萊州灣沿灣縣控及以上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陸海銜接區域實現有效監管。到2025年,完成入海排污口分類整治并實現有效監管,主要入海河流總氮濃度較2020年下降10%,萊州灣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58%左右。初步將黃河口區段和萊州灣濰坊濱海旅游區段建成“美麗海灣”。

            根據《丁字灣污染整治指導意見》,到2022年,丁字灣互花米草入侵現象得到有效控制,水動力環境有所改善。到2025年,完成入海排污口分類整治并實現有效監管,五龍河總氮濃度較2020年下降10%,丁字灣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25%左右(省控站位)。(陳曉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海洋生態環境質量 海洋 美麗海灣 山東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