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成都治氣“黑科技”上線 “呼吸之間”凈化周邊空氣

            今年年初,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路線圖繪出,在“生態(tài)惠民示范工程”中,成都提出:將加快構建全域公園體系,到2025年,空氣質量優(yōu)良天數(shù)比例達到80%以上,PM2.5年平均濃度小于38微克/立方米。

            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移動源污染已成為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為改善環(huán)境空氣質量,強化移動源污染管控,全力應對天氣轉暖帶來的臭氧污染被動局面,成都市先后印發(fā)《成都市2021年二季度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成都市2021年移動源污染專項整治方案》《成都市2021年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監(jiān)督抽測專項行動方案》等。此外,一大批治氣“黑科技”也陸續(xù)投入應用,成都大氣污染防治也更加精準。

            重拳出擊 嚴格移動源執(zhí)法監(jiān)管

            作為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城市,成都市的移動源呈現(xiàn)出基數(shù)大、增長快、排放多的特點,到2020年底,成都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600萬輛并繼續(xù)呈快速增長趨勢,其中柴油貨車約27萬輛。

            據(jù)了解,一輛國三重型柴油貨車的污染物排放量相當于400輛國五小汽車或700輛國六小汽車的總排放量。面對機動車增長帶來的日益嚴峻的污染、擁堵等一系列問題,成都市已逐步形成了重點針對柴油貨車的“天地人車”移動源污染監(jiān)管體系,對柴油貨車超標車輛監(jiān)測日益科學、精準。

            4月9日開始,成都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成都市交通運輸局已全面建立了“環(huán)保取證、公安處罰、交通維修”柴油車路檢路查聯(lián)合執(zhí)法機制,實現(xiàn)了數(shù)據(jù)即時共享。

            4月19日,成都市全面開展柴油車常態(tài)化路檢路查,在全市布設了16個常態(tài)化檢查點位,對入城柴油車做到應檢盡檢。截至6月14日,全市各派出機構累計人工檢測柴油車55654輛,超過2020年全年檢測量的1.75倍,發(fā)現(xiàn)超標柴油車2383輛,超標率4.28%;公安交管部門處罰2270輛,超過2020年全年處罰量28.73倍。同時遙感監(jiān)測柴油車37.79萬余輛,其中遙感檢測不合格柴油車146輛,抓拍黑煙車156輛,超標率0.08%,均已移交公安交管部門。

            2021年以來,全市持續(xù)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監(jiān)督抽檢。截至6月14日,全市共檢查工地及企業(yè)1865家,檢查非道路移動機械4070臺,檢測機械2717臺,發(fā)現(xiàn)問題機械159臺,立案35件,處罰24件,處罰金額14.17萬元。

            未來,在“油”方面,成都將強化油氣回收監(jiān)管,打造綠色標桿加油站,并提前2年實施《車用汽油》(GB17930-2016)國VI(B)標準。具體包括,完成全市范圍內所有加油站油氣回收在線監(jiān)控裝置安裝,和年汽油銷售量5000噸以上的加油站油氣處理裝置(三次回收)安裝;對未安裝和未穩(wěn)定運行油氣回收在線監(jiān)控裝置的加油站實現(xiàn)監(jiān)督抽測全覆蓋等。

            在“路”方面,成都將推進貨物運輸“公轉鐵”,構筑城市綠色出行體系,2021年中心城區(qū)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率達45%,綠色交通分擔率達到65%。強化對柴油貨車的管控,分時分區(qū)域對不同排放標準柴油貨車進行控制,建立冒黑煙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有獎舉報機制,將黑煙車抓拍納入非現(xiàn)場執(zhí)法處罰,嚴厲打擊尾氣排放超標車輛上路行駛的違法行為。

            在“車”方面,成都將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淘汰老舊車輛。到2021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23萬輛,占汽車保有量比例達到4%。新建充電站500座、充電樁3萬個,全市新能源汽車和配套充電樁比例達到4:1。2021年全面完成國Ⅲ及以下排放標準運鈔車和營運車輛淘汰,淘汰老舊汽油車6萬輛,柴油貨車2萬輛。

            成都治氣“黑科技”

            特殊公交車上線,“呼吸之間”凈化周邊空氣

            經常乘坐公交車的成都市民也許會發(fā)現(xiàn),有的公交車“頭頂”多出了一塊東西,內部也多了一塊顯示空氣凈化數(shù)據(jù)的屏幕。這部分車加裝了“車外頂置空氣凈化系統(tǒng)”,啟動系統(tǒng)后,它就變身一臺移動的空氣凈化器,在行駛中實時凈化空氣。首期50輛安裝“車外頂置空氣凈化系統(tǒng)”的公交車已于去年在成都主干道7條公交線路試運營。

            成都市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車載空氣凈化裝置可主動吸附車外環(huán)境空氣,通過物理過濾、離子技術、紫外光波凈化、納米光催化等相結合的技術路線,利用三個吸風模塊及多層過濾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1小時凈化細菌病毒98%、PM2.5顆粒92%、TVOC空氣污染物 69%,每小時流量達1846m3/h,凈化車內空氣約27次。如此一來,車輛在運行的同時可凈化道路周邊的空氣,排出清潔空氣,減少空氣污染。假如它一天工作10小時,一年下來,便可凈化約2000萬立方米的空氣。

            這樣的科技手段已在成都大氣治理的方方面面鋪展開來。隨著汽(柴)油車尾氣凈化裝置、多尺度噴霧(淋)除霾技術等一大批治氣“黑科技”投入應用,成都大氣污染防治也更加精準。

            為進一步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近日,成都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會同成都市科技局制定了《成都市大氣污染治理技術需求和機會清單》,涉及電動車及氫燃料電池車輛、推動工業(yè)爐窯污染提升整治、崇州市大氣“數(shù)智環(huán)境”項目、工業(yè)窯爐的氮氧化物深度治理技術等23個領域。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治氣“黑科技”,將在成都出現(xiàn)。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黑科技 大氣污染 防治 污染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