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廣州:規范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 作出征收決定前補償資金應足額到位

            近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此舉旨在規范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維護公共利益,保障房屋所有權人和其他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實施辦法》明確,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征收條件之一是為了公共利益需要

            《實施辦法》規定,市人民政府負責本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各區人民政府負責各轄區內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市政府和各區政府房屋征收部門負責組織實施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

            《實施辦法》還明確,建立全市房屋征收工作人員信息庫,定期組織房屋征收工作人員培訓和考核。房屋征收部門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房屋征收實施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要加大對違法建筑的查處力度,對征收期限內未自行拆除的違法建筑依法、及時進行查處。

            市、區人民政府作出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決定應當滿足怎樣的條件?《實施辦法》規定,應當滿足6個條件,分別是:(一)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二)征收范圍確定,且征收項目取得發展改革等部門出具的立項批文,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出具的規劃意見和用地審查意見;(三)已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形成風險評估報告并提出可實施的建議;(四)對擬征收范圍內的房屋相關情況進行摸底調查;(五)已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征求公眾意見至少30日,且經修改后確定;(六)征收范圍按照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出具的規劃意見紅線范圍確定。征收項目涉及被征收人數量達100戶以上的,或者存在其他重大復雜情況的,市、區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經本級人民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什么樣的情況可以認定為符合公共利益需要呢?《實施辦法》規定,擬建設項目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符合公共利益需要:(一)軍事和外交的需要;(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通信、郵政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區綜合服務、社會福利、市政公用、優撫安置、英烈保護等公共事業的需要;(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扶貧搬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六)在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成片開發建設用地的需要;(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確需征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和專項規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建,應當按照法定程序納入市、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

            作出征收決定前補償資金應足額到位

            《實施辦法》規定,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房屋征收補償資金應當足額到位、專戶存儲、專款專用。房屋征收補償資金的使用范圍為: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搬遷、臨時安置補償;停產停業補償;對被征收人的補助和獎勵;與房屋征收補償有關的其他費用。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采取自建、配建、購買及盤活等多種方式負責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項目安置房源的籌措,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房屋征收部門擬定的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將擬定的房屋征收補償方案在政府門戶網站公布,在房屋征收范圍內顯著位置公告,公開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半數以上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條例》規定的,市、區人民政府應組織由被征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并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實施辦法》還規定,房屋征收部門報請本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決定應當及時在征收范圍內公告,并將公告在公開發行的報紙上刊登及在政府門戶網站上發布。房屋被依法征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房屋征收部門應當核實征收地塊內歷史文化遺產的普查情況。未完成普查或者調查的,不得開展征收工作。

            《實施辦法》還明確,房屋征收范圍確定后,不得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實施新建、擴建、改建永久性房屋及其附屬物和永久性改變房屋用途等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違反規定實施的,不予補償。

            補償加獎勵不高于所處區位新建普通商品房市場價

            《實施辦法》規定,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房屋征收補償可實行獎勵和補助制度。獎勵包括征收獎勵和搬遷時限獎勵等。

            征收住宅和非住宅房屋的,應當實行同一征收項目統一標準的征收獎勵。住宅房屋價值的補償金額加上征收獎勵不得高于被征收房屋所處區位的新建普通商品住宅的市場價格。非住宅房屋價值的補償金額加上征收獎勵一般不得高于被征收房屋所處區位的同類型非住宅房屋的市場價格。

            征收住宅房屋的搬遷時限獎勵標準應控制在被征收房屋所處區位的新建普通商品住宅市場價格的15%以內。征收非住宅房屋的搬遷時限獎勵標準同樣應控制在被征收房屋價值的15%以內。

            《實施辦法》規定,已經產權登記的被征收房屋的建筑面積與房屋用途的認定,以不動產登記部門頒發的不動產權證標注的面積和用途為準;不動產權證未標注的或者標注的與不動產登記簿不一致的,以不動產登記簿標注的面積和用途為準。

            《實施辦法》還規定,依法征收個人住宅且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根據相關規定優先予以住房保障。符合政府公房住宅租賃條件的承租人同意解除租賃關系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按照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金額加獎勵之和的30%給予承租人棄租補償,不再提供政府公房住宅(含公租房)進行安置。

            《實施辦法》還規定,房屋征收部門向被征收人或政府公房承租人支付搬遷費每戶不低于5000元;因房屋征收涉及的被征收人或政府公房承租人的電話移機以及有線電視、管道煤氣、寬帶網遷裝等費用,由房屋征收部門按照征收時的收費標準予以補償;被征收人選擇期房產權調換的,搬遷費增加一倍計算,并一次付清。此外,房屋征收部門對被征收人或政府公房承租人要支付住宅臨時安置費。

            違法建筑或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不予補償

            《實施辦法》規定,擁有合法產權,但被征收人自行“住改商”的住宅房屋,按相關規定給予補償。對未經產權登記的建筑,屬于未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應當給予補償。

            對未經產權登記的建筑,認定為違法建筑或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不予補償。市、區人民政府征收房屋的,被征收人可按照有關規定享受稅費優惠政策。

            《實施辦法》規定,房屋征收部門應當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簽訂征收補償協議。征收補償協議的內容應當包括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換的房屋的地點和面積、交付時間、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相關獎勵或者補助等事項。征收補償協議簽訂后,房屋征收部門不履行協議約定義務的,被征收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征收人不履行協議約定義務的,房屋征收部門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實施辦法》還規定,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征收補償協議的,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區人民政府依照本辦法的規定,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征收補償方式應當采取產權調換,被征收人選擇貨幣補償的除外。

            補償決定應當包括補償方式、被征收房屋補償金額、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面積和房地產評估價格、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征收補償決定的搬遷期限不得少于30日。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據悉,《實施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何濤 申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房屋征收 補償 補償資金 公共利益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