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還有200多天,期待為各國運動員提供全方位的睡眠保障!”昨天,麒盛科技董事長唐國海走進企業的數字工廠運營中心,了解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智能床產品的生產進度。
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智能床供應商,麒盛科技將為北京、延慶和張家口冬奧村(冬殘奧村)住宿運行提供支持,屆時將成為“中國智造”閃耀世界舞臺的一張“金名片”。
“‘互聯網+’為麒盛科技的發展壯大插上了翅膀,未來我們還將以全新姿態擁抱數字時代!”談及企業的發展歷程,唐國海有感而發。
“一張床”折射“新智造”崛起
從空中俯瞰秀洲區王江涇智能家居產業園,一幢極具科技感和未來感的單體建筑十分醒目,這就是麒盛科技年產200萬張智能床生產基地。
麒盛科技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床制造商,產品遠銷4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在美國智能床市場的占有率高達三分之一。
作為嘉興土生土長的制造業企業,麒盛科技何以“強勢出圈”?唐國海表示,“互聯網+”是重要支撐力,“我們的‘一張床’折射了‘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型升級。”
從企業2005年成立之初“跟跑”電動床制造,到2017年率先發布智能床產品成為“智能床引導者”,麒盛科技“質變”的轉折點在2012年。
2012年被譽為中國的“大數據元年”,是大數據概念為人所知、引人矚目的一年。傳統制造業怎么與互聯網、大數據擦出火花?這在當時對于唐國海來說很難找到切入點。唐國海回憶說,此時一名員工的睡眠猝死事故,觸動他產生了一個堅定的想法——研發生產“會說話的床”!
在此后的三年時間里,唐國海集結了多國研發人員,主攻“互聯網+電動床”。“在電動床上加裝智能傳感器,反復試驗卻找不到最佳方案。直到2016年,我們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的專家團隊合作,才順利攻克了技術難點。”唐國海表示。
2017年,麒盛科技攜手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成立麒盛數據公司,共建健康睡眠聯合研究中心。這一年,麒盛科技借助世界互聯網大會這一國際性舞臺,創造性、引領性地推出了智能床這一“新物種”。
“這時候我們真切地意識到,以前賣出去一張床,這是一個交易的結束;現在賣出去一張床,是一項服務的開始。由此,我們轉向了服務型制造,迎來了全新的發展空間。”唐國海說,2018年,麒盛科技被工業和信息化部授予服務型制造示范項目。
追夢數字時代煉就“隱形冠軍”
“一張床”有何奇妙之處?在麒盛科技產品展示中心,一個個“黑科技”場景引人贊嘆。
搭載“羽感級”非接觸式傳感器的床很“聰明”。即便與躺在床墊上的體驗者相隔50厘米,傳感器依然可以動態捕捉人體在睡眠中的體征信號,并通過大數據算法生成睡眠和健康報告;哪怕是一根羽毛飄落在床墊上,傳感器也能實時感知并反饋抓取到的數據信息。
分級頭枕和分級床墊推薦系統“很懂消費者”。消費者只需靜躺幾分鐘,就能得到一份屬于自己的報告,依靠數據科學挑選枕頭與床墊,解決了長期以來“盲選”枕頭和床墊的痛點。
智能床監測到用戶打鼾時,會自動微微抬起床頭,通過體位調節來緩解打鼾狀況;當用戶健康參數出現嚴重異常時,會自動提醒事先設置好的親友。
……
“基于智能床裝載的非接觸式傳感器來采集用戶睡眠時的體征數據,數據服務團隊為用戶提供睡眠報告、健康信息檔案、健康變化提醒、健康狀態評估、健康指導等服務。”唐國海說,在“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睡眠健康日益受到重視等背景下,
麒盛科技在數字化浪潮中搶抓機遇,形成了從睡具到睡眠數據的產品和服務閉環,在“互聯網+大健康”領域開拓出廣闊天地。
去年重陽節前夕,秀洲區民政局力推的家院融合·養醫護智慧照護中心建成投用,依托麒盛科技的智能床和健康睡眠服務,為老人在居家養老環境中提供健康監測、醫療照護、康復指導等專業服務,受到央視“點贊”。
2020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三部委公布《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麒盛科技的智能床作為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入選。在唐國海看來,這是麒盛科技在智慧康養領域的新突破。
作為2020年浙江省“隱形冠軍”企業,麒盛科技打造的數字工廠看點十足。在一體化生產車間里,看得見的是各種工業機器人高效運轉,看不見的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流動;在數字工廠運營中心,當月排單量、累計產量、物料及能耗情況,以及各個環節的生產進度等信息一目了然。
“‘一張床’插上互聯網翅膀,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唐國海說,麒盛科技年產200萬張智能床生產基地目前已經處于滿產狀態,“我們將穩步推進二期、三期等項目,集聚更多資源打造健康睡眠產業生態圈。”
□記者手記
追夢數字時代
把發展機遇轉化為發展勝勢
追夢數字時代打造“互聯網+”高地,嘉興有基礎、有底氣,這也是嘉興作為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的使命擔當。
在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大力推進數字經濟強市建設的征程中,嘉興各地搶抓機遇、同頻共振,全力把發展機遇轉化為發展勝勢。
產業數字化成效明顯。“十三五”期間,我市“兩化融合”指數穩居全省第一梯隊,其中工業應用指數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居全省第一。此外,我市還擁有全國首批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等多張“國字號”金名片。
數字產業化動能澎湃。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已從2015年的225.0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506.9億元,實現“五年倍增”,年均增長17.6%;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從2015年的6.4%上升至2020年的9.2%,占比近三年連續保持全省第二。
數字新基建全省領先。2020年,全市5G基站室外覆蓋密度居全省第一,實現了嘉興市區、縣(市)主城區、鎮(街道)中心區和重點場景的5G網絡全覆蓋。
數字化治理亮點頻現。作為全國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試點,嘉興勇當數字化治理標桿。例如,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幸福嘉”社會大救助數字化平臺,實現社會救助“一件事”在網上聯動辦理。該平臺已入圍全省數字社會系統建設“揭榜掛帥”中榜單位,并入選省數字化轉型“觀星臺”優秀應用。
2020年底,南湖區、桐鄉市、嘉善縣等地被列入省級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創建名單,承擔起“打造展示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重要縣域窗口”的重任。
乘勢而上啟新程,迎著浙江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爭創國家數字經濟示范省的號角,嘉興奮勇扛起打造“互聯網+”高地的新使命。
在嘉興,一場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數據價值化”為主線的打造“互聯網+”高地專項行動已經拉開帷幕,未來可期!(記者 徐 佩 通訊員 沈林中)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