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車位白天空閑,出租給附近商鋪,得到的租金用來購買健身器材。衢州市柯城區府山街道城站社區廣場西苑小區今年3月起推出“海綿共享車位”,受到了居民和附近商鋪的歡迎。
商鋪店主:再也不用為找車位發愁
上周,記者走進廣場西苑小區,看見地上劃著醒目的藍色車位,上面寫著“海綿共享車位8:30-17:00”,有些車位上已經停上了車。
“‘海綿共享車位’的使用時間是上午8點半到下午5點,主要出租給附近的商鋪店主。白天小區業主開車出門上班,附近商鋪店主剛好停進來,通過錯峰停車有效利用車位。”小區網格員楊玲妍說。
廣場西苑作為開放式小區,未實行共享車位制度之前,小區人車混雜。小區西側是通荷路,商鋪眾多,但道路車位少,停車困難。鄭先生的裝飾商店開在通荷路上,離廣場西苑小區大門很近,但每天早上停車都要找車位,一次得花十來分鐘。
今年3月,廣場西苑小區大門的新道閘投入使用,小區內的“海綿共享車位”以每月150元、每半年900元、每年1800年的金額出租。在得知可以租賃共享車位后,鄭先生立即購買了一張1800元的年卡。“業委會上門來宣傳的,現在停車很方便,再也不用為找車位發愁了。”他說。
業委會:將租金所得用于健全小區配套設施
“‘海綿共享車位’白天為租戶釋放車位,晚上吸收小區車輛,租戶停車方便了。截至5月第一次公示,停車卡辦了11人次,收入17700元。”廣場西苑小區業委會副主任萬錢勝介紹。
業委會征詢過業主們的意見,決定將租金所得用于健全小區配套設施,并制定了詳細的資金使用方案。“在社區的支持下,我們花費13605元購置了兒童滑滑梯、石桌椅、秋千等健身游樂設施,并在幾個重要路口安裝了監控。”萬錢勝說。
正值放學時分,一群孩子在小區里玩滑滑梯。崔女士是廣場西苑小區的住戶,她剛接上幼兒園放學的孫女,便一起來到了小區西南角的公共場所。“只要不下雨,孫女每天都要來玩滑滑梯,喜歡得很。這是業委會用出租‘海綿共享車位’的資金購買的,資金流向已經向大家公示了。”崔女士告訴記者。
據楊玲妍介紹,資金和公章由業委會兩位副主任分別掌管,做到錢章分離,動用每筆資金需要業委會一半以上成員簽字同意,每一季度業委會會公示資金明細,小區的廉情監督員姚根富負責賬目監督。第一季度的資金明細已在5月公示,整個流程保證資金進出公正透明,充分保障業主知情權。
街道:鼓勵其他小區學習廣場西苑的模式
今年3月,柯城區府山街道、柯城交警大隊聯合治堵辦等部門,在轄區內6個小區以及國金、時代廣場2個商業綜合體,調劑出526個“海綿共享車位”以緩解停車難問題。其中,廣場西苑小區調劑出75個閑置車位。
楊玲妍說,經過3個月的運行,廣場西苑小區的“海綿共享車位”得到了小區居民和附近商鋪的歡迎,居民們紛紛表示小區里的秩序變好了,小區設備更齊全了。
“我們鼓勵其他小區學習廣場西苑的模式,不過具體實施要根據各小區實際情況進行。”府山街道工作人員表示,“海綿共享車位”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車位使用率,車位租金所購置的配套設施,為小區及周邊居民提供了茶余飯后的好去處,租戶居民實現雙贏。
記者了解到,府山街道積極探索“違停一件事”數字化應用,推出限時停車位、夜間停車位、發光停車位、“海綿共享車位”等違停治理妙招,成效明顯,目前已在全區推廣。(見習記者 方超 文/攝 通訊員 鮑蕾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