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水安全保障能力增強 到2035年長三角水安全保障能力基本達國際先進水平

            近日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水安全保障規劃》提出,推進長三角數字流域和水利智能化建設,在水利一張圖的基礎上構建數字流域,建立涵蓋全要素的、時空密度適用的、天空地一體的智能感知網,推動水安全管理向主動管理、精細管理轉變。

            由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共同編制完成的這份規劃明確,到2025年,長三角區域水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初步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相適應的水利現代化體系,太湖流域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達到較高水平。到2035年,長三角區域全面建成現代化水安全保障網絡,實現飲水放心、用水便捷、親水宜居、洪澇無虞,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江南韻、古鎮味、水鄉風的長三角特色水文化全面弘揚,水安全保障能力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規劃明確了長三角水安全保障總體布局:以長江沿線為主軸,環太湖區域為核心,西部大別山、黃山、天目山等丘陵山區為生態屏障,東部河口水域和沿海岸線為保護帶,淮河、錢塘江、大運河等河道為骨干廊道,巢湖、滆湖、洪澤湖、千島湖、高郵湖、淀山湖、駱馬湖、石臼湖等湖泊為重要節點,形成“一軸一核、一屏一帶、三廊多點”水安全保障總體布局,系統解決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和水環境問題。

            規劃提出了水安全保障“四大體系”建設任務。一是共筑安全可靠的防洪減災體系。二是打造互聯互通的水資源供給保障體系,加強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三是構建共保聯動的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體系。四是創新一體化協同治水管水體系。打造數字流域,強化水利科技創新和水安全風險防控。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長三角 水安全保障 數字流域 水利智能化建設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