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美好生活離不開勞動,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是民生之本,收入乃民生之源。民營企業更是成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挑起“穩就業”大梁。
近日,濟南市統計局發布《2020年濟南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工資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顯示,2020年,濟南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0348元,同比大幅增長17.11%。
對此,濟南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先要搞清楚平均工資究竟是什么,才能準確對號入座。
據介紹,這里所講的“城鎮私營單位”是指“城鎮地區私營法人單位和統計上認定的視同法人單位的產業活動單位”,具體包括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私營股份有限公司、私營合伙企業和私營獨資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是針對法人單位統計的,不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個體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非單位就業人員不在工資統計范圍內。
這里講的“就業人員”是指“在本單位工作,并由單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員”??吹竭@里,可能有人感覺這個平均工資水平要高于自己的感受。這就得要講一講什么是“平均工資”了,它指在報告期內單位發放工資的人均水平,計算公式為:平均工資=報告期工資總額÷報告期平均人數。
這里的“工資總額”是指本單位在報告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人員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濟南市統計局上述負責人說,它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或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等個人繳納部分,以及房費、水電費等。
此外,“工資總額”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不論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的,均應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范圍。
這意味著,“工資總額”不是簡單把員工拿到手的工資加起來,它要比實際發的多一些。
據介紹,由于各單位所處行業、所在地區和經濟效益不同,以及個人所屬的崗位不同,工資水平有高有低。實際上,工資一般呈現正偏態分布,平均值往往高于一般水平,即大多數個體數據低于平均值。
因此,準確了解工資差距及變動情況,不僅要看總體平均數據,還要結合更詳細的分地區、分行業、分崗位工資數據進行具體分析。
以濟南為例,2020年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0348元,高于全國平均的57727元。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濟南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增速非常快,高達17.11%,全國平均增速只有7.7%。
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變化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包括經濟效益、宏觀政策、人員結構變動等。2020年疫情發生后,濟南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的措施,在推動經濟穩定恢復的同時,有效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促進了企業效益提高,為工資增長創造了條件。(作者:劉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