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浙江稅收征管將進入“以數治稅”新時代 將給納稅人帶來哪些改變?

            “浙江稅收征管將正式進入‘以數治稅’新時代。”8月4日,省稅務局對剛剛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進行解讀。

            所謂“以數治稅”,即數字經濟時代下,稅收征管體系的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根據《實施方案》,浙江稅務部門將突出以稅收大數據為驅動力,以發票電子化改革為突破口,改進稅收執法、服務、監管等業務系統,構建稅務數字化體系。

            這一數字化變革,將給全省納稅人帶來哪些改變?

            當前,浙江正在穩步實施發票電子化改革,通過推進電子發票應用社會協同,上線電子發票(票據)綜合服務平臺,打造“浙里辦票”應用場景,目前已打通電子發票應用全鏈路。

            “我們免費向納稅人提供電子發票申領、開具、交付、查驗等服務,進一步提升電子發票開具比例,在此基礎上,打通電子發票數據與企業財務報銷核算歸檔等系統之間的‘最后一公里’,實現電子發票從開具到報銷、入賬、歸檔、存儲全流程無紙化。”省稅務局征管和科技發展處處長陶清華介紹。

            “全省300多家試點企業,已經下載了3000多萬張電子發票。據首家試點企業反饋,一年下來可以節省5000多萬元。”陶清華說,根據計劃,2022年浙江電子發票全流程無紙化應用的比例將達到30%。

            以數治稅,納稅人辦稅繳費便利度也將大大提升。

            根據《實施方案》,浙江將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打造營商環境最優省要求,繼續壓縮納稅繳費總時長,到2023年壓縮至90小時,到2025年壓縮至80小時。

            同時,浙江將全面推行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提升稅費事項“網上辦”“掌上辦”比率,實現電子發票數據“一鍵下載”和企業財務報表、納稅申報表等“一鍵報送”,打造網上辦稅繳費、移動辦稅繳費最便利省份。

            根據《實施方案》,從現在開始到2022年,浙江將基本建成一體化、智能化的稅務數字化體系;到2023年,基本建成與稅收現代化相適應的稅務執法、服務、監管新體系和稅費共治新格局;到2025年,浙江將基本建成智慧稅務。(本報記者 夏丹 通訊員 湯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稅收征管 以數治稅 納稅人 發票電子化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