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隨著寧夏科技廳開發的“寧夏政策計算器”上線運行,一萬余來自企業及科研院所等的創新主體用戶,將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下享受科技政策“一鍵匹配”服務。
在現場演示環節,記者看到該系統除了有政策檢索和智能匹配功能,還設置了政策圖解、比對、訂閱、工具、研究等板塊。工作人員以寧夏悅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填寫相關資料點擊提交,系統很快算出與其匹配的10條惠企政策,同時列出各種硬性指標,便于企業了解差距、查漏補缺。
據介紹,“寧夏政策計算器”主要從兩方面開展政策服務,首先通過梳理國家和自治區出臺的惠企政策,建立以科技創新政策為核心,涵蓋發改、工信、財稅、商務、人社、金融、農業、知識產權等領域的政策庫,方便企業查找;其次利用大數據實現政策拆解,比對政策要求與企業自身條件,精確計算二者的符合度,從而實現自主計算、自動匹配、精準推送。
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高管理服務實效,寧夏科技廳及時梳理國家及自治區惠企政策清單2501項,歷時一個半月構建起這一科技政策數據庫。“讓企業輕松找政策,更好地開展科技創新工作,這是喚醒創新意識、激發創新動能的全新利器。”寧夏科技廳辦公室主任馬龍稱。
對此,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主任李明表示,以前政府信息以被動公開為主,需要服務對象自行上網查看,實現不了主動精準推送。寧夏科技廳在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階段推出“寧夏政策計算器”,既是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舉措,又是創新政務公開方式的有效渠道,極大提升了政策的穿透力和傳導效應。
“接下來我們打算延長服務觸角,比如引入科技服務中介,幫助企業申報科技項目;將系統與寧夏科技管理信息系統打通,進一步完善科技服務功能。”該系統研發部門、寧夏科技發展戰略和信息研究所所長王正義說。(記者王迎霞實習生趙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