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津港保稅區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會獲悉,今年底,天津港保稅區生活垃圾分類將實現全覆蓋,并將建成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精品示范小區和示范單位。
工作會從推動源頭減量、強化分類投放和收集系統建設、強化執法檢查等10個方面對保稅區接下來的垃圾分類工作進行部署。根據計劃,今年底,天津港保稅區生活垃圾分類將實現全覆蓋。在此基礎上,還將建成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精品示范小區和示范單位;同步推進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合理布局;建成可回收物數據信息統計制度,將回收統計數據納入生活垃圾統計內容;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
據了解,保稅區垃圾分類工作自2018年底正式啟動,逐年制定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垃圾分類工作時間節點、實施步驟和各部門分工,穩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在分類投放環節,保稅區在區內企事業單位、各社區發放四分類垃圾桶1700余個,為11個居民小區以及濕地公園安裝垃圾分類亭20個,安裝智能分類垃圾箱4組。在分類收集環節,區內全部530家公共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小區產生的其他垃圾嚴格做到應收盡收、日產日清。全部358家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均與碧海環保公司簽訂收運協議,成為全市首個實現企業食堂、餐飲企業餐廚垃圾全網絡收集的區域。在分類運輸環節,配備有害垃圾專用車2輛、廚余垃圾專用運輸車11輛、其他垃圾專用運輸及作業車20輛,確保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全部做到分類收集。垃圾車全部安裝GPS軌跡追蹤設備,實現信息化管理。在分類處置環節,為確保生活垃圾得到無害化處置,保稅區城環局與專業化處理公司簽訂后期處置協議,目前已經基本滿足生活垃圾無害處置率100%要求。(新報記者史翔昆)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