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北京市新生代農民工占比達50.1% 大學本科農民工占比增加

            8月16日,中國商報記者從人社部網站了解到,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在全市范圍開展了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動態監測調查,并已于近日發布《2020年北京市外來新生代農民工監測報告》。2020年的監測數據顯示,北京市新生代農民工占比達50.1%,已經成為農民工的主體。

            對許多人而言,新生代農民工一詞可謂十分陌生。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新生代農民工又被稱為新生代鄉籍工。2010年1月31日,國務院在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 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鄉籍工”這一提法。

            另據2010年中國新生代農民工基本情況研究課題組發布的研究報告,新生代農民工特指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以后,年齡在16周歲及以上,在異地以非農就業為主的農業戶籍人口。近年來,新生代農民工群體日益壯大,并已逐漸成為農民工中的“多數”。

            北京市統計局2020年監測數據顯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新生代農民工占比增加。2020年新生代農民工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占比為21.2%,比2019年提高7.9個百分點。從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新生代農民工比例為7.9%,比2019年提高3.7個百分點,在所有行業中增幅最大。

            而這一數據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大學本科畢業,在國有企業從事行政工作,應該不屬于農民工群體。”“研究生畢業后,我在頭部互聯網企業從事軟件開發工作(俗稱碼農),月薪近2萬元,難道也是農民工嗎?”對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劃分,有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困惑。

            “人社部門對我們的身份認定是以第一次繳納社保時是否是農業戶口為準,如果是,就會被認定為外埠農村勞動力,也就是農民工。”也有人認為,其農民工的身份認定,與社保的繳納相關。

            但受訪專家對此給予了否定。“是否被認定為新生代農民工,與勞動力的學歷、崗位、薪酬、等因素均無關系,僅與其是否為農村戶籍有關。社保的繳納與新生代農民工的身份認定也并無關聯。”人力資源服務專家、安徽省勞動學會常務理事汪張明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依據戶口性質,社保繳費類別可分為六種,分別是本市城鎮職工、本市農村勞動力、本市農民工、外埠城鎮職工、外埠農村勞動力和外埠農民工。

            “只要出生在農村,戶口在農村,身份就一直不會變化,在統計數據里始終都是農民工。”對于諸多網友的態度,汪張明還呼吁,農民工的稱謂容易造成歧視性誤解,建議盡快退出歷史舞臺。(記者 王彤旭)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大學本科 新生代農民工 農民工 農業戶籍人口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