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靜音”旋轉!湖北武漢一跨鐵路橋工程成功與西主塔墩箱梁“牽手”

            8月18日下午2時,經過70分鐘的“靜音”旋轉,位于湖北武漢建安街的跨鐵路橋工程施工現場,長133米、重1.4萬噸的東主塔墩梁體水平轉體83度,成功與西主塔墩箱梁“牽手”,為跨京廣鐵路立交工程全面貫通奠定堅實基礎。

            該跨鐵路橋依次跨越武漢市溢安西路、余花聯絡線和京廣鐵路、溢安路,是連接武漢白沙洲片區與南湖片區的一條城市主干道。該橋為鋼箱梁斜拉橋,全長 519.3米,其中主橋全長245米,采用高低塔鋼箱梁斜拉橋上跨鐵路布置形式,橋面寬35.2米,設置雙向6車道,時速為40千米每小時。該工程由武漢武鐵工程項目管理公司代建、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施工。

            “京廣鐵路是我國南北鐵路交通大動脈,車次繁忙,密集時段平均每3-4分鐘就有一趟列車駛過京廣線武漢段。為了減少對鐵路的影響,同時也為了保障施工人員安全,大橋采取轉體施工法,也就是先在平行于鐵路的方向進行鋼箱梁拼裝及主塔施工,再利用鐵路營業線‘天窗點’進行轉體施工。”中鐵大橋局建安街上跨鐵路工程項目總工陳剛介紹。

            陳剛說,西主塔墩梁體轉體重量約為1.2萬噸,已于8月17日逆時針轉體105度到位;東主塔墩梁體轉體重量約為1.4萬噸,需逆時針轉體83度。

            由于“天窗點”時間有限,本次轉體需在2個小時內完成,加上轉體角度較大、鄰近既有線施工、周邊住宅樓密集等因素影響,施工人員面臨著安全防護要求高、施工配合協調多、地質條件復雜、施工作業區域場地狹小等難題。為此,中鐵大橋局精細制定施工方案,加大安全質量管理力度,高效優質推進工程施工,確保在施工安全零事故、質量零缺陷的前提下,保障鐵路線有序順暢運營。

            為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與轉體施工“兩手抓”“兩不誤”,項目部按“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防控要求,制訂了詳細防疫工作方案。“有了去年的經驗,這一次我們應對得更加從容。項目部已對員工進行多輪次核酸檢測,并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在全面排查風險地區出入人員的同時,嚴格落實每日測溫消殺作業,確保有效防疫、有序施工。”中鐵大橋局建安街上跨鐵路工程項目負責人桂朋介紹。

            據悉,白沙洲區域和南湖區域均在武昌南部,受京廣鐵路的阻隔,片區東西向交通十分不便,該工程建成后,居民原本半小時的出行時間將縮短至5分鐘內。(記者吳純新、通訊員胡齊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跨鐵路橋工程 西主塔墩箱梁 主橋 京廣鐵路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