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重卡動力性非常好,手自一體駕駛起來非常方便,而且噪音也很小。”有著30年駕齡的榮程智駕的貨車司機劉長秋一遍在天津港碼頭等著裝鐵礦石,一邊和科技日報記者描述著駕駛氫能卡車的感受。
8月20日,由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組織推動實施的天津市首個氫能運輸示范應用場景——榮程眾和自用氫能源項目正式落成并啟用。5輛氫燃料電池重卡在新落成的榮程加氫站加注氫燃料后,隨即往返30公里外的天津港運送鐵礦石,完成了氫能綠色運輸首次任務。以此為起點,天津市網絡貨運開啟“氫時代”,相比傳統燃油車,每輛氫能重卡按照年行駛15萬公里測算,可減排二氧化碳156噸。
據介紹,此次落成并啟用的榮程眾和的自用氫能源項目包括正式投用1座加氫站、5輛氫燃料電池重卡,還有10輛氫燃料電池重卡正在辦理登記上牌手續、即將投入使用。
“加氫站儲氫總量規模為500千克,運行時間12小時,可同時滿足約15輛49噸重卡物流車和4輛公交/通勤車的加氫需求。而且加氫站設置了除靜電、防火裝置,因此非常安全。”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柴樹滿介紹,此次引入的氫能重卡是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牽引車,汽車采用國內最大的氫燃料發電系統,以氫為燃料,純電驅動,整車具有較強的動力性、可靠性。
記者在現場看到,僅用了15分鐘,加氫站就能加滿一輛氫燃料電池重卡。行駛約40分鐘,重卡順利抵達30多公里外的天津港,據介紹,加滿氫的燃料電池,可使續航里程達到350公里。
同時在低碳減排方面,以榮程廠區往返天津港運輸線路為例,相比傳統燃油車,每輛氫能重卡一趟往返碳減排約62千克。
“中國是全球最好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市場,目前中國有8000多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主任張焰峰介紹,氫能汽車非常適合中長途運輸,解決了鋰電池的續航焦慮問題,同時實現了汽車的“四化”,因為只有使用電能的汽車才能更好地發展智能化,可以進行安全數據分析等。同時氫燃料電池反應后,排出的只有水,因此使用過程中沒有任何碳的足跡,可以很好地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副主任劉道剛表示,今年以來,天津市交通運輸委會同市生態環境局,將發展氫燃料電池重卡列為落實“雙碳”目標任務和深化重點工業企業運輸結構調整的重大舉措。市交通運輸把此次啟動“天津港——榮程集團”大宗物料氫能“零排放”運輸試點示范線路作為新起點,下一步,將推動有關方面持續完善氫能產業發展支持政策、擴大應用場景開發,為天津市降低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實現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大的動力。(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