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云南省林草局充分發揮林草科技優勢 助力現代林業產業發展

            青翠茂密的核桃林里,累累青果掛滿枝頭。林下的滇黃精、靈芝長勢喜人。這是初秋的云南省楚雄州武定縣插甸鎮老木壩村,人們臉上掛著笑,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武定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屬于核桃發展新區,當地農戶對核桃栽培管理和技術應用水平較低,復合經營水平不高,加之隨著核桃樹體長大,樹下可以耕種的地方越來越少,老百姓不知道種什么好。

            2018年以來,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技術推廣總站依托當地生態資源優勢,在當地黨委政府和省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的協調下,開展“核桃中幼林撫育管理及復合經營技術推廣示范”項目。通過品種改良、撫育管理、疏密修剪、初加工等技術措施,讓當地的核桃提質增效,并打造以核桃為主的林菌、林藥、林草復合經營推廣模式,以點帶面,改變當地傳統的農作物種植和廣種薄收的種植習慣,盤活林下經濟。通過短期、中期、長期的產業布局,在核桃林下開展白肉靈芝、滇黃精、烏天麻、牧草等種植,對項目地點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讓土地貢獻出最大經濟效益,千方百計促進產業提質、產品增效、林農增收。

            2018年,老木壩村以“黨支部+科技推廣”模式組建合作社,讓當地大戶、建檔立卡戶、種植戶加入合作社,讓他們先學先行,成為當地技術能手、操作行家,最終成為當地發展產業的主力軍,帶頭人,技術推廣員和鄉土專家。

            目前,老木壩村核桃種植面積達550畝,主栽品種三臺核桃、漾濞核桃,部分云新系列品種,47戶扶貧建檔立卡戶的核桃林均在項目示范林建設中。通過測產,平均畝產鮮果39公斤,產值17.16萬元;林下種植的50畝滇黃精,畝產1.5噸,預期產值112.5萬元。當年采收白靈芝6畝,預計產值16.8萬元。

            項目實施后,山地核桃中幼林撫育,以及林下復合經營管理,每年需要大量社會勞動力參與,4年來共提供6000多個工時。當地群眾就近打工,帶來約50萬元的工資收入。

            此外,云南省林草局技術推廣總站還與云南省農科院生物所、西南林大生命科學學院開展滇黃精果脯、飲品、靈芝粉、酒等產品開發研發,依托電商扶貧平臺,老木壩綜合開發服務部進行訂單銷售。林草科技推廣項目,不僅綠了荒山,而且富了群眾腰包,為老木壩村開辟了一條致富之路。

            “十三五”以來,云南省林草局共實施中央和省級財政科技推廣項目166項,涉及核桃、澳洲堅果、花椒、油茶、油橄欖、竹子等主要樹種的豐產管理、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成熟采收及采后處理,林菌、林藥、林草等林下高效栽培、困難立地植被生態修復技術等。

            全省還建立起良種示范、豐產栽培、林草加工、復合經營、產業開發等各類示范基地233個,推廣良種104個,良法130個。特別是“核桃品種資源創新及提質增效技術研究與示范”技術成果推廣覆蓋34個縣市區,面積達1990.2萬畝,試驗示范基地平均每畝增產達14.6公斤,成為當下引領核桃管理轉型提質的新技術、新措施,在產業發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下一步,云南省林草局將繼續充分發揮林草科技優勢、推廣優勢、資源優勢,通過定向服務、項目引領、示范推廣等方式,助力現代林業產業發展、鞏固推廣脫貧攻堅成效,助推林草產業振興。(通訊員 王佳純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林草局 林草科技優勢 林草產業 產業發展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