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城鄉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推進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近年來,應城市認真落實“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決策部署,堅持把“污水革命”作為補齊生態短板的重要任務,全力推進鄉鎮污水治理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至2020年底,全市共投資3.4億元,建成鄉鎮污水治理項目14個,新建10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提標改造1個鄉鎮污水處理廠,配套完善3個鄉鎮污水收集管網,日處理能力達2.34萬噸,完成污水主支管網171公里,入戶收集2.4萬余戶。全市11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全部投入正式運營,并全部安裝進出水在線監測設施,數據上傳至省住建廳信息平臺。
在孝感市年度市級目標考核工作中,應城市鄉鎮污水治理工作考核得分連續三年位居第一,先后共獲得省級鄉鎮污水獎補資金2287萬元。
確保“三個到位” 污水設施全覆蓋
精準規劃到位,依據城鄉規劃、土地規劃、環保規劃,結合現有資源、處理能力,因鎮制宜選定各鄉鎮廠址,科學合理設計處理規模,運營期平均負荷率達80%;投資4700多萬元,完善城郊3個鄉鎮收集管網;投資1300萬元,升級改造湯池鎮污水處理廠。
建設程序到位,既遵循工程建設規律,遴選實力強、技術好、信譽高的社會資本投資方;又提高服務和審批效率,僅用3個月時間完成20多項審批手續;應城市11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全部運行,并按省住建廳要求安裝進出水在線監測設施,數據上傳至省住建廳信息平臺。
資金保障到位,統籌社會資本、債券資金、財政資金、項目資金,保障項目建設。采取資本招標、競爭性磋商、PPP合同談判的方式,整體打包給中信環境公司;爭取債券資金1.65億元,市財政配套資金1400多萬元,用于“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
破解“三大難題” 生活污水全收集
破解入戶難題,堅持真情實景擺樣板,引導群眾主動要求管網入戶;嚴格管控施工環境、施工時間,最大化減小對群眾生產生活影響;實施以獎代補,對“廁所革命”拆旱改水進度快、質量優的予以獎勵;目前,主支管網、入戶管全部建成。
破解施工難題,將支戶管網建設與改善城鎮人居環境、“廁所革命”相結合,同步推進集鎮道路改造、雨污分流設施完善、周邊環境整治等工程;將集鎮周邊住戶納入收集范圍,同步實施“改廚改廁”,實現污水源頭收集。
破解技術難題,采取“樣板引路、現場培訓、會議部署、全面推進”的方式,按照“源頭改廚改廁、雨污分類收集、方井過渡連接、三管有序聯通”的模式,通過戶管、支管、主管接合過渡,形成農戶污水全收集的閉合管網。
健全“三大機制” 監督管理全天候
運行監管機制,組織第三方咨詢機構,建立污水治理績效考核考評體系,開展績效考核管理,考核結果與付費掛鉤;實施智慧監管,建立“互聯網+”視頻監控系統,實施智慧水務建設;實行24小時在線監測,堅決避免偷排、停運、超標排放事件發生;全部安裝進出水在線監測設施,在線監測、視頻監控全部接入省級在線監測系統平臺,建立定時定期巡查維護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維護。
運行保障機制,將政府每年承擔的2500多萬元建設運營經費足額納入財政預算。積極推進污水處理收費模式,制定污水處理收費制度辦法,核定污水處理收費任務;2020年初,實現全市鄉鎮污水收費全覆蓋,至目前共收費500多萬元,確保生活污水處理費用有保障。
多方參與機制,強化各鄉鎮、各部門工作職責,營造齊抓共管局面;同時,全面發動群眾參與,引導居民主動參與設施維護管理,保障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安全運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