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教委獲悉,本市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天津產業布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從今年起,實施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加強一流本科教育、推進一流研究生教育、優化高等教育布局結構等4項舉措,促進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發展。到2025年,本市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對接更加緊密,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本市加快推進部市共建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提升國家層面“雙一流”建設高校水平。推動9所市屬本科高校和2所共建高校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取得標志性成果。實施頂尖學科培育計劃,探索開辟“學科培育特區”,分賽道發展基礎科學研究類、產業應用研究類、人文社科研究類學科,創新學科建設體制機制,扶植一批沖擊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學科。“我們啟動頂尖學科培育計劃,試點建立學科建設特區,分兩個層次遴選建設40個左右高水平學科,培育南開大學化學、天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天津工業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等一批頂尖學科,沖擊國內頂尖、世界一流,強化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源頭供給,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和重大關鍵性技術難題。”市教委工作人員介紹,到2025年,進入國家層面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數量穩中有升,進入全國學科評估前10%的學科數量進一步增長。
加強一流本科教育。據市教委工作人員介紹,從今年起,本市推動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支持高校開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教學與實踐。深入推進一流本科專業和本科課程建設計劃,建設20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0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進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培育一批國家級和市級教學成果獎、教學名師、教學團隊,激勵教師潛心本科教學。推動課堂教學革命,建設智慧教室,建立慕課學分認定制度。推出一批運用“互聯網+”技術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提升本科生實習實踐水平。加強完善本科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支持高校建立與學分制改革和彈性學習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綜合運用招生計劃、撥款、標準設置、評估等方式,建立學科專業引導、退出和激勵的動態調控機制,主動適應國家和我市發展需求。實施創新創業教育高地建設,推出一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專創融合”示范課程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訓練計劃項目,舉辦系列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完善就業創業支持體系。
推進一流研究生教育。提升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推進研究生課程改革,推出一批研究生教育精品示范課程。加強研究生系統科研訓練,以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支撐高質量研究生培養,著力提升研究生學術能力。對接產教融合型企業、科研院所建立一批產教融合聯合培養基地。鼓勵高校設立一批產業(行業)導師,強化專業學位研究生雙導師隊伍建設。健全研究生教育質量的跟蹤分析、動態監測機制,完善分類多維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優化高等教育布局結構。建成天津醫科大學新校區,完善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體育學院功能建設,支撐大健康產業和公共衛生事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建成中國民航大學新校區,成為航運中心建設新的支撐。建設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新校區,服務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提升區域文化品質。支持天津農學院更名大學。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優化高校類型和布局結構。通過學校整體轉型、部分二級學院轉型和學科專業轉型,加快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記者雷風雨)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