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海油天津分公司開發建設的渤海海域秦皇島—曹妃甸油田群岸電應用示范項目9月23日投產。這是我國首個海上油田群岸電應用項目,也是世界海上油田交流輸電電壓最高、規模最大的岸電項目,標志著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向綠色開發、高效開發、智能開發邁出了歷史性變革的一步。
一直以來,海上油氣田用電一般采用自發電,燃燒天然氣和原油。如今“岸電”的到來,不僅可以減少原油和天然氣的消耗,還能讓開采出的原油成為“碳中和原油”。記者了解到,岸電應用工程是中國海油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總體部署,大力推進綠色發展行動計劃的有力舉措,將以此為抓手,推動增儲上產攻堅工程、科技創新強基工程和綠色發展跨越工程,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和落實“雙碳”目標上展現更大作為。
按照規劃,此次岸電應用工程分三期實施,將建設5個陸地開關站,8個海上供電樞紐平臺,搭建起總接入規模達980兆瓦、覆蓋渤海7個油田區域150余座生產設施的電力網格,項目將于2023年全部投產。“岸電工程全部投用后,用電高峰每年降低原油消耗17.5萬方,降低天然氣消耗23.8億方,相當于新增一座大中型油氣田。”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趙春明介紹,與自發電相比,用電高峰可年節能99.5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近175萬噸,等同于植樹1.75億棵。隨著可再生能源上網比例的不斷提升,減碳效果將更加明顯。(記者王睿)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