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兩湖隧道已進入盾構工作井施工階段 世界規模最大城市水底雙層隧道

            驅車沿武漢東湖路、省博往東湖方向行駛,沿途一片靜謐。

            省博物館和黃鸝路轉盤交匯處,一排高8米的生態圍擋,與綠意盎然的東湖路融為一體。圍擋內,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工地。

            兩湖隧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水底雙層超大直徑隧道。目前,兩湖隧道(東湖段)已進入盾構工作井施工階段。近日,記者前往工地現場探訪項目進展。

            橫貫武昌 世界規模最大城市水底雙層隧道

            兩湖隧道工程,位于武昌中心城區南北向中軸線位置,總體呈南北走向,北接秦園路和東湖路,南連三環線,全長約19公里,貫穿東湖和南湖,以卓刀泉北路省衛健委門口為界,分為東湖段、南湖段兩段。

            “武漢市‘十三五’規劃提出,加大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力度。”武漢市城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開始,武漢市就啟動了兩湖隧道建設的研究工作,并多次組織專家咨詢、方案優化以及穿越風景名勝區項目選址論證等工作,項目建設反復醞釀長達4年之久。

            根據建設方案,兩湖隧道分上下兩層,采取雙層雙向4車道設計,使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更高。工程引入了國內隧道建設王牌軍上海隧道集團、中鐵十四局,以及中鐵十一局集團、中建三局、武漢市政集團、譽城千里等公司參與建設。其中,兩湖隧道(東湖段)工程于2020年6月開工,預計2024年7月竣工。

            四通八達 將大幅緩解武昌區域交通

            9月20日晚五點半,正值晚高峰,東湖路往水果湖隧道、街道口方向,已堵的水泄不通。

            業內人士表示,武昌片區受東湖、南湖、鐵路走廊以及大批高校、大型企事業單位分隔,形成多個“封閉型”片區,南北向溝通不暢。為應對持續增長的交通壓力,選擇一條既能順接過江交通,又能分擔二環線交通壓力的南北向交通干線迫在眉睫。

            兩湖隧道沿線依次設有秦園路出入口、東湖路出入口、水果湖出入口、卓刀泉北路出入口、文薈街出入口、南湖大道出入口、三環線出入口7處出入口,以及省博上下行車輛聯絡通道,平均間距為2.5公里,與長江公鐵隧道、三環線等城市主要道路銜接,四通八達。

            武漢市城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兩湖隧道建成后,可有效緩解二環線在水果湖隧道、珞獅北路的擁堵常態,疏解三陽路隧道的過江交通,進一步分流長江二橋及長江隧道交通流。此外,作為新增的對外通道,將有效緩解武昌向南進出城方向(梅家山-武昌站)的交通壓力,對改善水果湖地區、南湖地區進出難問題有著重大意義。

            “智能掘進” 盾構機將裝上“智能大腦”

            “不亞于過江隧道的建設難度。”負責南湖段設計的中交二公院設計團隊負責人表示,兩湖隧道整體建設條件復雜,地面分布有湖泊、高校、國家5A級風景區等,地下分布了巖溶強發育區、全斷面硬巖區、軟硬不均的復合地層等。盾構掘進過程中還需穿越地鐵、下穿城市高架橋、下穿鐵路走廊等。在同級別盾構隧道建設條件中,極其罕見。

            9月20日,記者在兩湖隧道(東湖段)工程一標段省博盾構井工作現場看到,工人正在安裝底板、側墻,為盾構機進場施工做準備。據悉,兩湖隧道(東湖段)工程采用三臺盾構機。盾構機直徑14.5米,長130多米,將一節節吊裝至工作井內,在井內完成拼裝后進行作業。

            武漢城投集團所屬橋建集團兩湖隧道(東湖段)工程一標段現場負責人李小波介紹,兩湖隧道將建設國內最先進的智能工地控制中心,引入BIM、三維可視化技術和盾構云平臺,實時掌握隧道及周邊建筑物的監測數據,為盾構機加上“智能大腦”,實現“智能”掘進。

            呵護“明珠” 施工執行最嚴苛環保標準

            “在武漢眾多城市湖泊中,東湖是最靚麗的一顆明珠,我們將盡最大努力呵護。”武漢城投集團公司負責人表示。

            在兩湖隧道(東湖段)工程二標段——風光村盾構井工地現場,豎立著一臺智能環境監測設備,如果PM2.5數據超標,工地將啟動自動噴淋設施。項目部還將工作區生活污水和平時的雨水進行收集,通過泵房統一排放到市政管道。

            兩湖隧道(東湖段)工程二標段項目部總工程師王峰介紹,兩湖隧道工地執行嚴格的環保“七個百分百”標準:工地周邊100%圍擋,施工現場主要道路100%硬化,施工現場非作業區裸土100%覆蓋,出入車輛100%沖洗,易起塵施工100%濕法作業,施工現場100%安裝噴淋系統,開竣工和占道信息100%公示。

            武漢城投集團所屬橋建集團負責人表示,兩湖隧道于武漢在建項目中率先引入了環境監理公司,全過程對項目的文明施工及環保落實情況進行監管,還建立了環境保護三級管理體系,明確各級環境保護管理職責,確保施工過程中各項污染防治得到有效落實,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磊 通訊員 雷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兩湖隧道 盾構工作井 水底雙層隧道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