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破解“卡脖子”問題 24個“帶土移植”引進人才團隊項目落戶遼寧

            隨著沈陽藍英工業自動化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本溪龍寶參茸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分別與云南農業大學、汕頭大學等高校院所、企業人才團隊簽約,投資總額達18億元的24個遼寧“帶土移植”引進人才團隊項目落戶遼寧。

            作為2021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的主要活動之一,由遼寧省政府主辦,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省商務廳承辦的“帶土移植”科技招商引才推介會于9月25日在沈陽舉行。

            會上,相關部門發布遼寧省及沈陽、大連的人才優惠政策,丹東、葫蘆島和沈撫改示范區介紹了遼寧“帶土移植”示范區建設及相關政策。

            當前,“帶土移植”已成為遼寧引進科技領軍人才、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抓手和培育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重要舉措。遼寧省委組織部在《關于實施“興遼英才計劃”打造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中,將“帶土移植”人才和團隊納入“興遼英才計劃”,“真金白銀”地支持一批帶項目、帶團隊、帶技術來遼或在遼開展技術攻關,破解“卡脖子”問題,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的高水平團隊。

            《沈陽市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采取了提前獎補方式,鼓勵中介機構和個人,為沈陽市引進“帶土移植”的“項目+團隊”,打造“鳳還巢”招才引智品牌。大連市則不斷優化升級“5+22”人才政策體系,把“帶土移植”“一箭三雕”引進項目團隊作為重中之重。據悉,所有的“帶土移植”人才項目,均納入“一事一議”特殊支持。

            今年以來,遼寧省科技廳深入實施“項目+團隊”的“帶土移植”工程,通過開展揭榜掛帥、科技招商、舉辦成果對接會等活動,吸引了省外高新技術企業、高科技項目、高層次人才北上遼寧創新創業。

            “科技招商引才推介會,進一步強化了人才政策的引領作用,展示了遼寧創新生態和場景資源優勢。遼寧持續構建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的產業環境、人文環境和生活服務環境,為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遼寧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目前,全省共引進技術攻關團隊160余個,創辦企業類55項,征集儲備“帶土移植”團隊(類)項目217項。其中,遼寧奧克集團引進了中科院過程所張鎖江院士團隊,中化安全科學研究(沈陽)有限公司引進了華東理工大學涂善東院士團隊。據悉,217個“帶土移植”入庫項目將通過省科技廳項目評審程序給予立項支持。(科技日報記者 郝曉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卡脖子 帶土移植 人才團隊項目 中介機構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