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京津冀國際(日本)新能源領域協同創新與產業合作對接專場活動在北京舉行,這是2021年中關村論壇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的主要活動之一。
專場活動圍繞國內重點產業升級及融入國內國際供應鏈體系的發展需求,以京津冀新能源領域國際科技成果轉化為特色。活動邀請了日中經濟協會、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丸紅株式會社、SnowBiz株式會社、株式會社New-Tech、AZAPA株式會社、英國龍門創將、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等機構參加,集中展現了新能源領域最新科技創新成果、新業態、新模式,為國內外機構搭建信息、資源、成果共享平臺,為推動技術創新和社會發展提供支撐與服務。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鄭煥敏指出,推進能源一體化建設是實現京津冀經濟能源與環境協同發展的重要前提,是京津冀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京津冀三地在能源消費、供給、技術、體制變革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面臨許多共同需求。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近年來積極發揮協同創新的網絡節點作用,主動銜接創新鏈的上下游,努力建設具有輻射帶動效應的科技平臺,推動國際科技交流,賦能區域產業創新的生態網絡。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員會副主任侯云表示,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系統性的變革,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與碳排放深度脫鉤。中關村是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在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中肩負著重要使命。此次活動為中日兩國新能源領域協同創新與產業合作搭建了溝通對接平臺,希望通過本場活動可以推動各方的深入交流。
活動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田智宇,日本文部科學省前審議官、中國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得者沖村憲樹等進行了主旨報告。天津市科技創新發展中心主任張雪穎和河北省協同創新中心黨委書記孫永立分別就津冀科技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介紹。活動還重點推介了來自日本、京津冀三地共8項新能源領域的科技成果。(科技日報記者 王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