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基于視網膜影像的人工智能高危慢病篩防管控試點研究與示范應用》項目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青島眼科醫院正式啟動。青島市科技局副局長李天傳介紹,這個作為今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項目,由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青島眼科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等山東省內知名醫療機構合作開展,將利用便攜式眼底照相設備,依托人工智能技術,為15萬人次青島市民免費進行常見慢病風險檢查,廣大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健康體檢”。
10區市青島市民可享受免費慢病風險檢查
記者了解到,此項目面向青島市10個區市進行,在每個區市選取約1~1.5萬40歲以上慢病高發的人群進行免費篩查,通過拍攝眼底照片,智能評估眼科疾病及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腦卒中、貧血等5大類慢病的風險。各區市會選取若干街道、鄉鎮區域進行集中檢查,篩查期間市民可根據通知信息預約系統參與報名,并至指定地點進行檢查,檢查時間約2-3分鐘。
項目組為首批參與項目的單位發放了人工智能檢查設備,青島眼科醫院眼底病科副主任醫師李君博士帶來了眼科人工智能、眼底照相、眼底疾病及相關慢病的科普講座。
人工智能助力,3分鐘自己做個“健康體檢”
市南區珠海路街道是該項目的試點區域。家住青島市市南區珠海路街道的曲先生至小區物業服務中心進行了眼底照相檢查,3分鐘完成該檢查后,手機收到的檢查報告結果讓他大吃一驚,報告顯示存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同時提示他糖代謝屬于高風險,他隨后至青島眼科醫院就診并做了進一步檢查,發現自己雖然剛40歲出頭,但熬夜、應酬、飲食不規律,已經讓他血糖處于危險狀態,好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處于早期癥狀,后續注意調理控制血糖可以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本次項目使用的設備非常便攜,收納起來也只有一個手提箱大小,插電啟動后就可以使用。參與檢查前,市民需要先掃碼填寫一份調查問卷,然后即可預約免費檢查,檢查過程僅需要3分鐘左右,無痛無創,隨后就可以在手機上收到檢查報告,報告中不僅包含眼底疾病分析結果,還有5大類慢病風險的智能預測。”青島眼科醫院副院長郭振介紹,同類檢查在部分體檢中心需要數百元才能享受,而依托這次惠民項目,廣大市民可以免費享受,相當于通過一次眼底照相,做了一次“全身體檢”。如發生了中、高風險疾病提示,青島眼科醫院將對市民進行回訪通知,進行疾病閉環管理。
觀眼底而知全身,人工智能改變健康管理模式
作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國家眼部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山東省分中心,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青島眼科醫院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在眼科領域的開發和探索,特別是眼科影像診斷中的應用,與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團隊進行眼前節OCT、眼底彩照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等系統的研發,并積極推進人工智能相關系統和設備的基層應用推廣。
“我國慢病患者群體龐大,每年因慢病防治消耗的醫療資源也是巨量的,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慢病不僅危害全身健康,還會導致眼底病變、眼表及角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等多種眼部疾病。”郭振介紹,眼底一張照、疾病早知道是“眼科公共衛生學”大力倡導的理念,通過一張眼底彩照,能直觀的了解眼底視網膜組織的健康水平,不僅能篩查出常見的致盲眼病,還能及早發現慢病風險,有助于提升居民眼健康水平和慢病管理水平。
人工智能的應用給眼科診療帶來了新的助力,患者不需要到醫院,在基層社區就可以自己完成一次眼部健康和慢病風險的篩查,對發現的高風險人群實施差異化的防控策略,實現對基礎慢病精準化防控,探索新的城市健康管理模式。(科技日報記者 王健高 通訊員 劉金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