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民謠大賽總決賽冠軍面具樂隊表演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歐陽志強
10月24日,2021中歐文化周在佛山新城青青舞臺落下帷幕。在過去的10天里,文化周在佛山三龍灣片區交替舉行了文薈三龍灣、趣享三龍灣、樂聚三龍灣三大板塊的活動,書寫著東西文化交流互鑒、中歐各國合作共榮的新篇章。
在2020年舉辦的首屆中歐文化周基礎上,本屆中歐文化周在活動規格、節目形式、演出規模、參與人數及影響范圍等方面都邁上了新臺階,德國、荷蘭、意大利、波蘭、俄羅斯等歐洲國家以不同形式深度參與,10位文藝領域大咖、24個中歐演出團隊共同呈獻了16場包括展覽、講座、音樂會、兒童劇等多種形式的互動展演,滿足了市民對文化藝術的多樣需求,并結合視頻直播等融媒體手段,輻射全國觀眾。其中城市民謠大賽總決賽暨三龍灣音樂盛典的全網在線觀看量超過300萬。
中歐文化因交流而多彩 因互鑒而共進
作為一座歷史與現代交融的活力之城,長期以來,佛山形成了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文薈三龍灣”的系列活動,旨在以文化藝術為紐帶,用東西結合的形式講好佛山故事、灣區故事、中國故事,促進三龍灣與德國乃至歐洲的文化交融與開放合作。
本屆中歐文化周延續往屆傳統,于佛山新城文化大街廣場開展了系列市集,但在參與國家、市集主題、參展品牌、涉及品類等方面均在去年基礎上進行優化升級。“品牌、咖啡、潮玩”三大主題市集共招募了46個參與商家。
其中,歐洲品牌市集商家數量實現翻一番,由來自德國、意大利的30個品牌商家組成,品類全、受眾廣,為市民提供了充分的試用與選購空間,也為參展商提供了實在的銷售與拓新機會。此外,咖啡市集、潮玩市集也通過創意咖啡、潮流手作、非遺文創等豐富產品,吸引了親子家庭、時尚達人等各個群體現場打卡、拍攝并傳播。
自2020年首屆中歐文化周至今,三龍灣一直致力于打造更宜居、更開放、更活躍的三龍灣高端藝術文化社區,不斷整合片區軟、硬件資源,只為更好地滿足佛山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讓市民真正做到“趣享三龍灣”。
城市形象因歌謠而出圈 因音樂而豐滿
據悉,“雙金獎”得主陸軼文攜手廣州交響樂團“飛·粵”弦樂四重奏,用極具東方文化標簽的二胡與西方的提琴在佛山大劇院奏響中西名曲,呈現了一場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碰撞和創新的視聽盛宴。“汀見·三龍灣”爵色秋意音樂會,在三龍灣游船上用迷人爵士開啟了一段嶺南美景與意式咖啡跨界碰撞的水鄉之旅。
10月24日,2021佛山三龍灣中歐文化周更是迎來了收官重頭戲——“城市民謠大賽決賽暨三龍灣音樂盛典”。歷時兩個多月,100多支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水平參賽隊伍經過層層篩選,三強選手最終登上三龍灣的決賽舞臺,聯同中國民謠領軍人物萬曉利、玩具船長、新領域樂團等民謠前輩共同帶來獨特且精彩的現場民謠演繹。最終,面具樂隊、機器人海盜樂隊、糖小鮮兒分別獲得了大賽的冠亞季軍。
隨著首次唱響的城市民謠大賽主題曲《給你的歌謠》響起,2021佛山三龍灣中歐文化周正式閉幕,但三龍灣以音樂展示城市形象,以音樂激活中歐交流的步伐并不會停止,“樂聚三龍灣”將持續不斷地為市民呈現不同風格的音樂演出,讓市民感受東西方之間和諧的共鳴。
當前,佛山正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廣佛極點”,全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三龍灣片區區位交通條件優越,先進制造業集聚發展,開放合作特色鮮明,自然人文資源豐富,擁有季華實驗室等高端平臺,高層次人才高度集中。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已逐漸顯現出創新要素集聚、產城融合發展的態勢,進入大建設、大發展的窗口期。
中歐文化周活動的舉辦,是中德工業服務區(三龍灣)加強內引外聯,拓寬佛山世界“朋友圈”版圖的重要舉措之一。未來,三龍灣將繼續當好佛山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全面優化城市環境及公共服務配套,引入核心企業、關鍵項目和高端人才,加快成為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發展平臺和珠江西岸創新極核。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