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文聰報道:27日下午,東莞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五十二次會議舉行專題詢問會,深入了解全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相關工作情況。據悉,去年東莞共有23家鎮街公立醫院出現經營性虧損。東莞從全市層面出臺了關于財政對公立醫院投入的一系列政策,并將鎮街財政對公立醫院的政策性投入納入民生清單優先予以保障。
近期,國內有些地方先后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東莞對外經濟往來頻繁,因此,專題詢問會的第一個問題就與疫情防控有關。東莞市副市長黎軍回答稱,當前東莞的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將慎終如始地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目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重心還是在外防輸入,將繼續高度警覺、嚴陣以待,按照國家和省的部署要求,認真貫徹既定的各項防控措施。
東莞市的鎮街公立醫院均為自收自支單位,財政補助收入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據東莞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吳強透露,2020年有23家鎮街公立醫院出現了經營性虧損。
如何確保經濟欠發達鎮街對公立醫院的財政投入落實到位呢?東莞市財政局的市注冊會計師行業黨委專職副書記王志豪稱,東莞從全市層面出臺了關于財政對公立醫院投入的一系列政策,并將鎮街財政對公立醫院的政策性投入納入民生清單優先予以保障。要求鎮街(園區)嚴格按照清單規定的標準和范圍編制和執行年度預算,市財政局將會加強審核,若鎮街(園區)未足額按照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編制預算,將責令其調整預算內容。
“此外,在‘十四五’市鎮財政體制改革中,東莞進一步完善了市、鎮街(園區)兩級轉移支付機制,鎮街‘三保’剛性民生支出等超過其財政收入時,對超出部分由市財政將給予兜底補助。”王志豪說,接下來將會同市衛生健康局繼續研究財政對醫療衛生的補助政策,會同市衛生健康局、市醫療保障局研究醫療保險基金對醫院的支持政策,推動全市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