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廣東首個內陸型綜合保稅區 梅州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預驗收

            梅州綜合保稅區 羊城晚報記者 宋金峪 攝

            梅州首個國家級平臺、廣東首個內陸型綜合保稅區

            羊城晚報訊 記者危健峰、通訊員胡瑞報道:10月28日上午,由汕頭海關、廣東省發改委等8部門組成的聯合預驗收組,對梅州綜合保稅區(一期)進行實地察看、綜合評審后,同意梅州綜合保稅區通過聯合預驗收,標志著梅州綜保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向正式驗收通過并封關運作邁出堅實一步。

            未來將“區港”聯動協同發展

            預驗收現場,聯合預驗收組聽取了梅州綜合保稅區(一期)建設與發展情況匯報,深入現場對視頻監控中心、卡口、查驗中心、檢驗檢疫處理場所、圍網等相關基礎和監管設施逐項進行實地驗收,并召開預驗收評審會議,對梅州綜合保稅區建設予以充分肯定,一致同意通過預驗收。聯合預驗收組組長、汕頭海關副關長李惠強與梅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劉晉生共同簽署了預驗收紀要。

            據了解,梅州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2.53平方公里,處于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核心區,一期封關圍網面積1.29平方公里,是廣東首個內陸型綜合保稅區,也是梅州首個國家級平臺。作為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重要平臺,梅州綜合保稅區將有助于當地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梅州擴大開放、推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意義重大。當前,梅州綜合保稅區正按照相關要求,以順利通過預驗收為契機,加快完善相關配套建設,迎接下一階段的正式驗收。

            此外,為完善梅州綜合保稅區的功能配套,梅州與廣鐵集團合作共建的國際無水港項目,計劃于11月底動工建設首期項目,建成后將與梅州綜保區“區港”聯動,更好地發揮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和口岸功能,有利于企業簡化進出口手續、降低物流成本,帶動完善供應鏈和產業鏈,與綜合保稅區實現“區港”聯動,協同發展。

            已有9家企業順利落戶

            據了解,為支持梅州綜合保稅區建設,汕頭海關所屬梅州海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主動作為、提前介入,派員參加梅州市政府在廣州、深圳、東莞等地開展綜保區平臺推介引資活動,整理推送入區企業備案注冊流指引等內容,助力精準招商;結合梅州綜保區產業規劃,為政府部門提出開展保稅加工、跨境電商等項目建議,組織開展進出區業務全流程測試,積極做好信息技術指導。此外,該關還制定“一企一策一案一線”服務模式(即針對每一家企業具體需求,對號入座推送有針對性的一套政策指引,配套一個成功案例,落實一位海關協調員對接),幫助勁越頭盔、希伯尼酒業、分子態健康科技等9家企業順利辦理海關注冊登記,支持企業早日投產見效。

            “梅州綜保區(一期)順利通過預驗收,意味著綜保區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功。”汕頭海關企業管理和稽查處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做好對接工作,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對有意向入區企業和項目提供政策指導和跟蹤服務,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綜保區政策紅利,助推梅州綜保區成為梅州外貿新增長點。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