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丹陽 粵交集宣 岳路建 劉炳輝 黃夏
10月31日晚,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歷經約27.5小時作業,在深圳側東人工島水下互通立交,深中通道沉管隧道超寬、變寬管節E30完成精準對接。至此,深中通道沉管安裝施工任務完成過半,沉管隧道長度達2475.2米。
10月30日,E30管節自廣州南沙出發前往深圳側東人工島進行沉放安裝
E30管節也是深中通道沉管中曲率變化最大的一節,有接近4米的寬度變化,浮運沉放安裝難度高,由保利長大廣州打撈局聯合體深中通道項目S08合同段承建。
拖航編隊將E30管節運往隧址
10月30日凌晨,從廣州南沙龍穴港池出發,E30管節在總馬力超40000匹的拖航編隊提帶下,乘風破浪前往深圳側隧址。
廣州打撈局深中通道S08合同段項目經理孔維達介紹,該次浮運距離約20公里,沿途跨越珠江口水運最繁忙的伶仃航道和礬石水道。隨著已沉放安裝管節數量增多,后續待安裝管節沉放對接區域與各航道距離逐漸縮短,最短處僅100米。
深中通道項目建設者正進行施工作業
10月31日下午,經精調沉放、拉合及水力壓接等工序,重達6.5萬噸的E30管節完成對接安裝。晚上經三方聯合貫通測量,管節對接精度滿足驗收評定標準。
E30管節是深中沉管隧道第三個處于曲線軸線上的超寬、變寬非對稱結構的管節,管節型寬由49.75米逐漸變寬至53.5米。
E30管節正在隧址處進行沉放對接作業
保利長大深中通道S08合同段項目總工蘇宗賢表示,建設團隊運用自主研發的智能澆筑設備及系統,將E30管節澆筑工期縮短至32天。同時創新性應用數字化空間姿態三維高精度測量技術,確保管節端鋼殼滿足毫米級預制標準,為保障管節之間GINA止水帶的水密性打下堅實基礎。
E30管節完成對接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GINA止水帶常用于管段接頭位置,作為首道密封防線來承擔防水任務。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長約6.8公里,沉管段長約5公里,由32個管節和1個最終接頭組成,是世界最寬的鋼殼混凝土海底沉管隧道。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