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洪災中幫助村民向子女報平安、臺風中以命相搏封堵石油氣儲罐……他們是廣東應急人的杰出代表!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付怡 通訊員 粵應宣

            11月4日,應急管理部召開全國應急管理系統先進模范和消防忠誠衛士表彰大會。記者從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獲悉,廣東省共有2個單位被評為先進集體、8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人被評為中國消防忠誠衛士、二級英雄模范。

            先進工作者成海峰:保障極端條件下應急通信暢通

            嚴重的洪澇災害往往伴隨著電力、道路、通信中斷,災情信息傳不上來,工作指令發不下去。解決這一難題的任務落在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科技和信息化處一級主任科員成海峰的肩上。

            幾年來,經過刻苦鉆研,成海峰實現在斷網斷電斷路條件下快速搭建現場應急指揮部,保證與指揮中心、救援現場的應急通信,為抗洪搶險救災贏得黃金時間。

            2020年6月5日至11日,廣東遭遇15年以來最強的一次“龍舟水”降雨過程,多地時段雨量突破歷史極值。全省10個地市共37個縣(市、區)287個鄉鎮43.16萬人受災。

            面對嚴峻的洪澇災害形勢,成海峰身先士卒,帶領一支通訊技術團隊,跟隨黨員突擊隊、應急小分隊到災區進行應急保障。6月7日23時,清遠市佛岡縣大廟峽水電站出現50年一遇洪峰水位。成海峰立刻帶領小分隊從陽山縣轉場至佛岡縣。到達現場后,小分隊迅速選擇有利地形架設設備,借助衛星便攜站建立衛星通信鏈路,與指揮中心視頻連線,報告詳細情況,并傳回災區一線畫面。指揮中心立即針對性地下達救災指令。

            此次“龍舟水”期間,成海峰帶領小分隊共轉戰全省9個受災現場,完成應急通信保障任務28次。除了向指揮中心傳回災區畫面,小分隊還幫助清遠市佛岡縣湯塘鎮洛洞村18名受災群眾用微信向外地子女報了平安。

            2020年7月,江西九江洪災現場,也有成海峰的身影。7月16日晚,省應急管理廳成立廣東支援江西抗洪搶險隊,奔赴受災嚴重的九江市永修縣三角聯圩定點排澇,成海峰成為副領隊。

            達到現場后,因圩堤公網信號時常中斷,衛星設備存在干擾,成海峰立即協調華為公司送來最先進的通信終端,協調深圳航天創新院從北京派出工程師到現場調試設備,解決通信中斷的問題,確保指揮中心能隨時與現場進行視頻連線,了解情況,下達指令,送上關懷。

            從2020年7月22日至8月1日,搶險隊累計出動搶險隊員374人次、排水搶險車59車次、保障車55車次,抽排水總量約2百萬噸,圓滿完成任務,受到江西省當地人民群眾的高度贊揚。

            張志添:臺風中4小時以命相搏封堵石油氣儲罐

            40歲的張志添,現任廣東省湛江市工農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先后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10次,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青年崗位能手”“中國好人”“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廣東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

            2015年10月4日,臺風“彩虹”席卷湛江,最高風力達18級。湛江市霞山區富多煤氣公司3個液化石油氣儲罐大面積泄漏,附近村莊工廠數萬名群眾全部緊急疏散。更為嚴峻的是,周邊還有東興煉油廠等10多家危化企業,一旦發生連環爆炸,霞山區將被夷為平地。

            在超強臺風中登頂堵漏,是拿血肉之軀與死神較量。張志添攜帶器材逆風攀爬,爬一節滑一節,短短20米用了半個多小時。登頂后,泄漏口高壓氣體猛烈噴射,多次堵漏失敗。在反復摸索中,他用杠桿壓住木塞,邊錘邊壓,一錘、十錘、一百錘……終于將木塞錘進泄漏口,3號、2號、1號罐相繼封堵,成功化解一場大災難。4個小時的搏命鏖戰,湛江人民安全了,他卻虛脫昏迷,被緊急送醫。

            霞山堵漏只是張志添出生入死的一個剪影。加入消防隊伍24年來,張志添先后參加2013年吳川特大洪災、2015年雷州商住樓高層火災、2019年麻章化工倉庫火災等4000余次急難險重任務處置,疏散搶救群眾1000余人。2020年10月23日,湛江鑒江供水樞紐工程管道泄漏發生涌水倒灌險情,張志添帶領搶修突擊隊深入管道內部尋找泄漏點,連續奮戰68個小時排水搶修,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4000余萬元。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應急指揮處

            統籌協調災害事故應急響應的“關鍵節點”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應急指揮處作為全省突發事件監測預警和信息處置的“神經中樞”,是統籌協調災害事故應急響應的“關鍵節點”,也是保障應急決策指揮指令暢通的“基礎支撐”。

            自機構改革以來,應急指揮處強化應急部門“統”的權威,統一發布15種自然災害預警信息和應急響應,牽頭落實“四個一”應急處置機制,及時啟動“一盤棋”應急響應機制,密切跟蹤事態進展,舉一反三,督促防范化解同類風險。僅2021年,針對“6·13”湖北十隁重大燃氣爆炸事故、“7·20”河南鄭州重大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共啟動“一盤棋”機制23次。

            此外,應急指揮處加強對省有關部門的橫向協調,全面掌握實時監測動態、防臺風“五個百分之百”、“防汛四張表”、臨災轉移“四個一”等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置工作動態,提出防御應對措施建議。

            在做好防御應對自然災害工作上,應急指揮處形成短時臨近預告機制、精細化滾動預報成果發布機制和夜間重點提醒機制,通過應急值班系統提前將未來1小時降雨超50毫米的預報預警信息靶向發布至鎮村,為及時轉移人員和精準防御應對提供重要支撐。

            廣東省獲獎名單

            先進集體: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應急指揮處、東莞市應急管理局茶山分局

            先進工作者:

            成海峰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科技和信息化處一級主任科員

            劉建軍 深圳市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和預案管理處黨支部書記、處長

            張定文 江門市鶴山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三級主任科員

            李建立 肇慶市應急管理局調查和評估統計科副科長

            石欣 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聯合會會長

            葉秀薇 廣東省城市地震安全研究所所長

            林清峰 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紅旗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

            王國宇 中國救援廣東機動專業支隊班長

            中國消防忠誠衛士、二級英雄模范:

            張志添 廣東省湛江市工農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命相 洪災 石油氣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