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一封跨越1850公里的信寄到新兵營,背后很暖心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夢菲 通訊員 張樂 黃澤聰

            “1850公里,拉近了四川省軍區部隊與廣東武警總隊之間的戰友情、同志愛……”11月上旬,武警廣東總隊新兵團七大隊營區內,一封落款為“會理市人民武裝部”的感謝信記錄下暖心瞬間。

            時間撥回兩周前,一通來自四川省涼山州會理市的電話打破了夜的寧靜——

            “喂,小林(化名)嗎?你爸走了,你能不能回來一趟,送送你爸。”電話那頭,新兵小林的母親已經泣不成聲。

            而這邊的新兵小林那一瞬間直接懵住了,半天才回過神來,強忍著悲痛緩緩應答母親。

            小林的家庭不算富裕,母親在家務農,家里主要經濟來源是依靠父親打工。不久前其父查出腦瘤,高昂的治療費用,讓小林的家庭背上了60多萬元的負債。父親的突然離世,家里一下子就失去了經濟來源,讓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得知父親去世后,小林異常難過,悲痛萬分,情緒低落,在訓練中表現不佳,心里非常想回家送父親最后一程。但是根據兵役法有關規定,新戰士入伍兩年內不允許探親休假,小林百般無奈卻又萬分焦慮,一同訓練的新兵戰友看出了小林的為難,既為其擔憂又怕他出事,便將情況偷偷地告訴了領導。

            生命無常,官兵有愛!新兵七大隊教導員沈俊和中隊指導員張堯發出倡議,號召官兵立即行動起來,發揚“官兵友愛”的傳統,踴躍為戰友小林捐款,協助戰友小林家庭度過難關。“此次捐款由新訓七大隊組織,以中隊為單位,本著完全自愿原則,大隊部加七個中隊共捐款42100余元。”張堯介紹道。“此外,新訓大隊委托排長張偉涵陪同新兵小林回家料理其父后事。”

            夜里11時30分,經過7個半小時的奔波,小林和排長張偉涵、會理市人武部、會理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和鹿廠鎮的領導,一同到了家,見到了母親。大家在了解了家里的情況后,排長張偉涵代表武警廣東總隊新兵團七大隊黨委將募捐到的款項全部交給了小林的母親。

            “別太難過,接下來最應該做的就是振作起來!”

            “我們都是你堅強的后盾。”

            ……

            一封封飽含戰友鼓勵、安慰的信件讓小林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慢慢走出來,他激動地說:“我嘴比較笨,說感謝總覺得太輕,回到部隊后,我一定會努力工作,當個好兵!用我的實際行動感謝幫助過我的各位領導、各位戰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兵營 一封 寄到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