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與28家醫療機構共建“腦卒中防治聯盟” 腦卒中綠色通道開進社區

            羊城晚報訊 記者張華、通訊員朱健報道:“把卒中救治中心的‘綠色通道’開到社區,將大大縮短卒中患者的救治時間。”11月20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聯合海珠區及省內共28家醫療機構,共同成立“常春藤腦卒中防治聯盟”。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田軍章表示,“聯盟將實現三級、二級以及社區醫院的雙向轉診,把卒中‘綠色通道’開到社區,開到群眾的家門口,同時建立全省腦卒中防治的示范社區。”

            近日,家住廣州市海珠區赤崗社區的張先生在凌晨遛狗后出現站不穩、說不了話的癥狀,家屬帶他去社區醫院就診后立即轉至省二醫治療。到省二醫入院后走卒中“綠色通道”,19分鐘便完成了卒中確診以及溶栓治療。目前,由于及時治療,張先生已康復出院,沒有留下嚴重后遺癥。

            “當患者突發卒中時,在社區醫院就診后再轉到三甲醫院的急診,這些都需要時間。聯盟成立之后,在社區醫院就能啟動省二醫卒中急診救治程序。換言之,把‘綠色通道’擴展到社區,意味著患者進入社區醫院時就已經進入省二醫,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可直接享受三甲醫院同等的診療。有條件的醫院還可以提前完成卒中急診,直接溶栓,這大大提高了卒中患者的搶救時間。”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腦血管病中心主任劉新通說。

            據記者了解,目前省二醫與廣州海珠區中醫院、昌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南洲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社區醫療機構成立了“常春藤腦卒中防治聯盟”。劉新通介紹,“之前卒中患者入院后DNT(到院至靜脈溶栓時間)平均為23分鐘,現在通過聯盟可以把救治時間前移到患者家門口,最快的卒中搶救是7分鐘給患者進行了靜脈溶栓,大大降低了患者發生腦卒中的后遺癥的幾率。通過‘綠色通道’的快速救治,大約有30%的卒中患者可以血管再通而恢復生活自理。也有超過一半的介入取栓的患者能夠在一周內下床活動,基本恢復生活自理。”

            田軍章還表示,“常春藤腦卒中防治聯盟”還將把腦卒中的宣教和健康篩查普及到社區,提高大家對腦卒中危險因素的認識及管理。同時,建立完善腦卒中急救地圖,打造“區域黃金一小時”卒中救治圈,逐步實現社區腦卒中篩查登記、發病、救治、隨訪的全過程動態管理。

            “目前,我國有心血管防治的成熟示范社區。”田軍章指出,“我們建立聯盟另一個目標就是建立全省腦卒中防治的成熟示范社區。”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腦卒中 廣東省 綠色通道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