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粵藝新作|知青將一生奉獻給山村教育,潮劇《大山里的國旗》在穗首演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孫冰娜 譚煒

            圖/主辦方提供

            11月27日,新創作品潮劇《大山里的國旗》在廣州友誼劇院正式首演。該劇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東潮劇新創作品展演”劇目之一,由中共普寧市委宣傳部、普寧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出品,普寧市潮劇團演出;講述一名知青老師幾乎將一生奉獻給山村教育的傳奇經歷。

            潮劇《大山里的國旗》劇照

            新創五部潮劇獻禮百年華誕


            潮劇《大山里的國旗》劇照

            廣東省藝術研究所聯合有關文化主管部門、潮劇院團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東潮劇新創作品展演”活動。省、市、縣各級潮劇團積極參與,以五部新創劇目,為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獻禮。這五部潮劇作品分別是:廣東潮劇院的《英雄長歌》、潮州市潮劇團的《茂芝·星火》、惠來潮劇團《南山紅英》、澄海潮劇團的《一代僑領》和普寧市潮劇團《大山里的國旗》。

            這批作品,大都發軔于潮汕本土故事,著筆于戰斗英雄、革命先輩、愛國華僑和教育工作者,將他們的付出和犧牲以戲曲藝術凝練升華,呈現在舞臺之上,視角多元,各有特色。

            廣東省藝術研究所所長王煒表示:“潮劇新創作品的接連呈現,體現著廣東省文化主管部門對潮劇事業的重視,展現著潮劇工作者在新時代創作命題下的作為和擔當。”

            潮劇《大山里的國旗》劇照

            其中,《英雄長歌》演繹著名戰斗英雄麥賢得在“八六”海戰中的英雄事跡以及幾十年來與傷病頑強搏斗、經歷時代風雨永葆英雄本色的人生故事,同時刻畫其妻李玉枝克盡艱難守護英雄的平凡而偉大,英雄夫妻攜手前行,并將愛國情懷傳承給下一代,譜寫一曲歲月長歌。

            《茂芝·星火》致敬1927年發生在潮州饒平茂芝的茂芝會議,將主角的感情故事和革命的進程、民眾的覺醒交織相融,雄壯而細膩地描繪出信念、信仰和理想的不朽光芒。

            由發生在揭陽大南山地區的真實革命事跡改編而來的《南山紅英》,講述以林月娥為代表的紅四十七團紅軍女戰士英勇善戰的感人事跡,展現共產黨人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斗爭精神。

            《一代僑領》則塑造一個心系桑梓、心系祖國的愛國華僑形象,講述蟻光炎先生為援助深受抗日戰爭之苦的祖國人民,與當地日軍勢力斗爭斡旋,最后為保障運送物資的秘密郵路,壯烈犧牲在異國的故事。這四個劇目均在潮汕本土完成首演,反響熱烈。

            知青留守山村為教育作奉獻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東潮劇新創作品展演”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廣東省藝術研究所和廣東潮劇院、汕頭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潮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揭陽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等共同主辦。

            潮劇《大山里的國旗》劇照

            此次在穗演出,是潮劇《大山里的國旗》的正式首演。該劇講述主角李丹丹在蒙難時巧得山村支書保護,應邀成為當地小學的唯一教師。她在數年中,適應惡劣的自然環境,啟發不知教育重要性的山村村民,與村支書和當地政府共建正式規范的云嶺小學。后其父親得到平反,李丹丹得以回到城市生活,但在經過一番思想掙扎之后,又返回山村,最終留在山村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也為山村孩子帶去光明和希望。

            潮劇《大山里的國旗》首演合影

            該劇以山村小學的國旗作為前后呼應和主題升華的意象,讓山村小學的建設和主角的愛情、親情三條劇情線共同推進,結構經典而精巧,人物的悲歡離合與時代洪流的演進環環相扣。劇目突出新中國教育事業建設之艱難和投身于此的教育工作者們之偉大,匯成一曲對山村教師和教育事業的雄渾贊歌。首演現場,觀眾對該劇給予熱烈的掌聲。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新作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