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通訊員 粵仁宣
觀技能盛宴、展工匠風范……12月3日,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廣州賽區)將拉開帷幕。從3日起到5日,706名選手,將在60個競賽項目中同臺炫技。本屆大賽是廣東省舉辦的賽事規格最高、競賽項目最多、參賽規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的省級綜合性職業技能盛會。
南粵700余技能好手同場炫技
本屆大賽以“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為主題,以“南粵匠心夢想同行”為口號,以服務廣東產業發展、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導向。
廣州賽區共設60個集中競賽項目,競賽項目分世賽選拔項目、國賽精選項目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項目。其中世賽項目54個,國賽精選項目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項目6個。
共涉及制造業、信息技術、交通運輸、建筑業、服務業等十四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有超過半數的項目屬于生產制造類和生活服務類項目,四分之一項目屬于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個項目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項目。競賽內容均為當前行業企業廣泛應用的技術技能。
大賽共有來自省屬駐穗技工院校和職業院校、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共23個參賽代表團,706名選手參賽,619名裁判人員參與執裁。選手中有435名來自技工院校,201名來自職業院校,5名來自大專院校,65名來自企業。參賽選手的平均年齡為23歲,年齡最大的56歲,參加木工項目;最小的16歲,參加信息網絡布線項目。參賽選手中,中職學歷占18%,高職學歷占14%,大專學歷占30%,本科學歷占17%,其它學歷占21%。學歷最高的為博士。
制定了多項獎勵政策 獎牌設計突出廣東特色
除了激烈的競技比賽,大賽期間還設立了展示活動、論壇活動和宣傳活動,將全方位展示廣東省技能人才工作取得的成效還將與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簽署合作協議,聯合開展世賽技術應用示范和成果轉化研究,全方位促進世賽文化推廣。大賽采取現場參觀和網絡直播互動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賽事期間圍繞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高質量技能人才培養等主題舉辦多場媒體見面會,同時設立直播間。
為發揮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評的作用,本屆大賽制定了多項獎勵政策。除設金銀銅牌以及優勝獎外,還對集中比賽項目獲得前3名的選手授予廣東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對集中比賽項目獲得金銀銅牌的選手,按規定頒發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對世賽項目集中比賽的前3名(團隊項目前2名),符合參加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參賽資格的選手,入圍省集訓隊,直接參加第二階段選拔考核,爭奪代表我省參加全國選拔賽的資格等。
獎牌設計元素體現了廣州嶺南文化,同時突出了廣東特色。獎牌正面用象征勞動者的“齒輪”、象征太陽的“圓形”、木棉花和彩帶,組成一個“粵”字;背面則是獨特的“廣州塔”形狀,突出舉辦地“廣州”代表性地標建筑和文字形象,這些元素都寓意廣東經濟取得蓬勃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